-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今年以来,十堰市积极开展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风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为民服务的路上没有休止符,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不断跟进,基层干部要不断练内功、强筋骨、长本领,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真正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基层干部队伍。
要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忠诚于党,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忠诚于所从事的基层工作。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以党中央精神为指导,分析基层形势、推动基层工作,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始终依据党中央精神和部署要求,对表对标开展工作,及时校准偏差。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基层年轻干部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有学历有知识但不够接地气,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笔者认为,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要常怀感恩之心,做到心中有阳光。基层干部处在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要对群众投入真感情,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守人民立场,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当成一种责任,把对群众充满感情内化为一种习惯,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要讲究工作技巧,做到手中有方法。坚持宣传发动、示范引领、利益调解、依法依规,通过把群众调动起来、把典型树立起来,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运作,真正把好事办好。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到脑中有智慧。会说群众话、会办群众事,遇到突发事件、棘手问题,能够安抚好群众情绪,妥善处置问题,多用心、多动脑,尽最大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好。
要提高沟通协商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更加关注自身权利,更加重视利益诉求表达。要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群众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参与基层治理的议事协商。从群众中来,发现问题,坚持事前源头协商,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坚持事中协商,整合社会多元群体力量,运用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群众权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分析问题,坚持事后协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搭建院坝会、群众说事会等各类协商议事平台,与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进行密切的沟通协商和互动交流,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乡镇政府肩负着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艰巨任务,依法办事能力是每个乡镇党员干部亟待提高的重要工作能力。一方面自身要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要把法律法规的学习摆上议事日程,纳入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之中,弄明白法律规定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严格依法办事,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时候,想一想是否存有法律依据、是否合乎法定程序。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依规,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要时时刻刻把“安全”二字牢记于心,做好各种风险隐患矛盾的排查化解,一以贯之坚持高的工作标准和严格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险情、处理险情,尽可能将险情解决在萌芽状态。应急能力用在急时,功夫下在平时,平时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未雨绸缪。一方面要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安全知识的入户宣传,提高群众防火防盗防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组建好党员突击队,定期开展应急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出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作者:李小保)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