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一力)最近,寻找“搭子”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方式。所谓的“搭子”,是指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社交关系,突出目标导向、精准陪伴,比如分享美食的“饭搭子”、相互监督的“减肥搭子”、一起放松的“游戏搭子”。
良好的“搭子”关系能起到互相激励、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万物皆可搭”,青年干部不妨也顺势而为,合理用好“搭子社交”,多寻几个与自己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好“搭子”,同学同行、共同成长。
找互勉互鉴的“学习搭子”。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是自我提高的有益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独自苦思冥想之余,也应找“学习搭子”一道徜徉书海、头脑风暴,从而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年轻干部要着眼于提升学习能力,树立好学习标杆,找对互相学习的“搭子”,不仅要有择善而从的进取之心,也要有不吝分享的广阔胸怀。始终保持求知心态,经常与“学习搭子”互相交流好经验、共同学习新知识,在不断交流沟通中产生思想,在思想碰撞中迸发灵感,在灵感涌现中促成进步。
找团结奋斗的“工作搭子”。“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而团结起来就会力大无穷。年轻干部可抱着推动工作的愿望去找寻同舟共济、共同奋斗的“搭子”,互相讨经验、练本事。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需要“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打“团体战”。在与“工作搭子”并驾齐驱中锻炼自我,携手共进中提升自我,不断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真正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实打实的基层工作成效。
找咬耳扯袖的“自律搭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在恰当时机直言不讳地指出自身不足和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反之就像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妻、妾、客,只会报喜不报忧,长此以往,令人担忧。年轻干部应同能为自己“咬耳扯袖”的人组成“搭子”,勇于纳诤言,乐于听真话。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拉拉对方袖子、扯扯对方耳朵,帮助“搭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在良言诤语中修身正己,锻造最真诚的友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搭子”可以是人生路上的灯,照亮前方;也可能化身暗处的坑,使人掉落。年轻干部要擦亮双眼,慎之又慎,找好“搭子”,找对“搭子”,在“搭子社交”中彼此成就、共同进步。
(编辑:陈思 制作:周琪 审核:黄丽红)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