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激活一池春水 ——“六共”教联体破解乡村教育均衡发展之难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2-06 11:08:59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提速,农村学校出现了学生大量涌往集镇,乡村点小生源锐减,而集镇学校学生爆满的现状。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统筹乡村教育一体化建设,缩小校际间资源配置与办学水平的差距,实行学生就近入学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一直是沿渡教育探索的重点。2023年3月,由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牵头,与堆子场小学、代书坪小学、童家坪小学、罗溪坝小学组成共建型教联体。

党建引领同奋进,发展共建创未来

为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等一线工作的密切结合与深度融合,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树牢教育教学党建“风向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张泽旭为校长,谭学祝、马尚峰、陈次波、刘东海为副校长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教联体从多层面、全方位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

近一年来,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核心学校和各成员学校之间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日常联系机制和定期会议机制,逐步形成了“发展共建”“决策共谋”“资源共享”“教学共研”“特色共创”“效果共评”的“六共”举措,确保“共”出特色,“共”出效益,“共”出成果。

核心学校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每月定期开展教联体全体教师线上培训活动,内容涵盖师德师风、“双减”政策的落实、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护蕾行动、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

建言献策出实招,决策共谋促发展

校长碰头会、学校中层干部管理交流会常态化,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共同商量具体问题的解决对策。核心学校张泽旭校长与成员学校管理干部交流了《办有温度的教育,做幸福的教师》,从自身的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核心学校教科室主任张如训老师从管理体制、课题申报与立项审批、课题实施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的验收和评审四个方面展开交流了《巴东县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小课题管理办法》。教联体各学校教务主任共同商议制订了《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作息时间表》与《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课程表》,实现了课堂同频。教联体定期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分析,精准把脉,集体反思,对症下药;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因校制宜,统筹兼顾,共谋发展。

优势互补促公平,资源共享同成长

代书坪小学的青年教师黄金凤说:“张芳芳老师的英语课上得太好了,标准的发音带给我美的享受……”

为进一步推进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中心学校的组织下,核心学校开展了送课到校活动。活动历时一周,为成员学校送去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5个学科共17节示范课。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核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核心学校为四所成员学校提供生物油燃灶各1台,为童家坪小学提供三相蒸饭车1台,改善了成员学校的厨房配置。在“夏季纳凉”项目的助推下,核心学校腾出壁扇30把,共享给童家坪小学,共同打造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核心学校为堆子场小学提供了14台台式电脑,解决了堆子场小学学生信息技术课上机操作的难题,也解决了五六年级学生机考缺乏设备的问题。同时,还为堆子场小学提供了多媒体、音响、乒乓球桌、展牌、洗手池、拖把池等设施设备,不断改善成员学校的硬件设施。

目前,教联体计划在罗溪坝小学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合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建成后共享共用,以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凝心聚力再出发,教学共研提质量

以教联体为依托,充分发挥核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教联体核心学校牵头成立了音乐教研基地、语文研训室、数学研训室,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充分利用教育的合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同年级教师反复磨课、精心组织展示课、观课议课、经验交流、成果提炼,为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赋能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将全体成员凝聚成相互协作、集思广益的教师教研共同体。

目前,在“主题教研促提升,核心素养润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中精心打磨出16节观摩课。在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共同钻研教材、重新研读新课标、合力完成教学设计。

堆子场小学的青年教师谭娜说:“大单元教学的开展对我们小规模学校来说是一大难题,在教联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精心设计、反复修改,我们拿到了二等奖,新的尝试结出了果实。”

全员携手担使命,特色共创开新局

通过学生“手拉手”“一帮一”“非遗文化表演进校园”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互帮互助。教联体组织核心学校学生与各成员学校的同学结对子,写“手拉手”交友信,通过书信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文字搭建友谊的桥梁。

朱梓煜同学在信中写道:“我和你,心连心,同住沿渡镇。虽然我们目前还互不相识,但是我感觉我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为许老师说我们学校和你们学校是教育共同体。我很期待收到你的回信!”

为守乡土文化之根,推动传统优秀文化在教联体普及和传承。教联体核心学校组织非遗文化传承班的学员到各成员学校表演“堂戏”和“峡江号子”。在《山伯访友》中,小演员幽默的唱词、明快的唱腔,赢得了满堂喝彩。《峡江号子》唱出了土家人的豪爽和纯朴,同学们感受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

本学期,教联体组建了教职工篮球队,并组织开展了教联体首届教职工篮球友谊赛,展现了教师健康和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核心学校校长张泽旭说:“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激活教联体,学校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所有学生,以点带面,以面连片,最终要让全体师生真正成为教联体建设的受益者。”

上下联动同节奏,效果共评践初心

为了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所有学校要上下联动,拧成一股绳,实现既“貌合”又“神聚”。效果共评,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通过深化教联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真正让乡村学校资源配置优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教学质量好起来,学校实力强起来。

教联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建立“青蓝工程”师徒关系。结对师徒签订责任承诺书、行拜师礼、递交拜师贴。蓝方教师指导检查青方教师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青方教师上好汇报课,在结对学习中共同进步。

教联体为全体师生搭建平等的展示平台。中心学校组织举办了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第一届教师技能竞赛活动,涵盖语文、英语、体育、劳动、科学、道德与法治、队会7个参赛学科,18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各施所长。

组织举办了青少年“中华魂——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各学校的选手激烈角逐,并驱争先。在沿渡河镇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小学教联体共评选出绘画和征文作品152份,送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参评,其中有98份作品获奖。

“教联体建设是沿渡教育格局的重塑,是教育体制的重建,更是教育生态的重塑。仅仅是核心学校‘好’是不完美的,教联体一起‘好’才是真的好。五校协同,把教联体作为学校命运的共同体,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联体共同的目标。”巴东县沿渡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强斌强调。

沿渡河镇小学教联体将以此为契机,抓发展机遇,担职责使命,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教联体建设的实践中去,努力实现学校提档、教育提质、教师成长、学生进步“四向奔赴”,共同缔造学生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育。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许慧、黄祖溢、谭伟

责任编辑:邓雅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