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初冬,巴东县绿葱坡镇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黄叶、绿叶,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美不胜收,吸引游客们自驾前来观赏。
海拔1800米的绿葱坡镇,年均气温7.8℃,有着“鄂西屋脊”之称,是巴东海拔最高的乡镇。山高路远,曾让绿葱坡百姓吃了不少的苦。
近年来,绿葱坡镇充分发挥高山生态优势,发展高山蔬菜、高山药材、高山烟叶等农业产业,规模达到近7万亩;同时利用气候清凉的特点,丰富旅游场景,唱响绿葱坡森林康养、高山避暑、滑雪品牌,使绿葱坡成为人人向往的避暑、滑雪胜地。不少百姓也乘此东风在家门口办起民宿,享到了“高山生态”的福,吃上了“生态旅游”这碗饭。
“饭菜地道可口、房间整洁干净、老板服务周到,最主要是这里风景好、空气好,我夏天来这里住了好几天,也想来看看这里秋景,再过段时间就过来赏雾凇、尝试下滑雪。”重庆市奉节县游客孙政带着家人和朋友在绿葱坡镇沈家门民宿酒店住了近一周。
沈家门民宿酒店位于绿葱坡镇绿葱坡社区,老板刘芳是绿葱坡镇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看到家乡的美丽蝶变,她决定回乡创业,把自家的老房子重新利用,开一家民宿。“之前一直当作仓库出租,现在绿葱坡的房子也值钱了,我也想趁机拼一拼,给自己赚足养老钱。”刘芳乐呵呵地说。
2023年7月25日,沈家门民宿酒店正式对外营业。由于正值避暑纳凉高峰期,沈家门民宿迎来开门红。“暑期、国庆天天爆满,这段时间赏红叶的人也多,生意不错。”刘芳笑着说,“觉得自己选对了,期待雪季。”
据绿葱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章维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绿葱坡镇的民宿、酒店数量增长了6.5倍,达到143家,民宿床位由过去不足500张增长到如今的3600余张,其建设运营带动就业2000余人次。
绿葱坡民宿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为培育一批有文化内涵、有风情特色、有深度体验的旅游民宿,绿葱坡镇制定出台了《民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了民宿协会,深挖生态、气候、交通等优势资源,在滑雪场、野花谷、三尖观林场周边,209国道、巴野路沿线建设有文化内涵、有风情特色、有生态体验的精品民宿;举办民宿管家培训班,邀请民宿从业者参加,通过外出游学考察、互动交流、专家授课等方式,全面系统提升相关技能水平,引领和带动民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党政机关抽调年轻党员干部,对全镇民宿、酒店实行责任包保,全过程跟踪服务指导,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吸引游客,当地积极开展“节庆营销”,推出冰雪旅游节、“土豆宴”美食节、电音节等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去年雪季以来,绿葱坡镇吸引了游客14.5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综合产业收入超1亿元。
今年,绿葱坡镇党委、政府还争取资金2100万元,建成云顶之心森林公园,打造出林海穿越景观带和林海漫步景观带、滨水休闲、林海游憩、森林康养等综合服务片区;吸纳乡贤能人,引进巴东县野花坪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该镇野花坪村建设以民宿康养为主题,集主题民宿、悬崖酒店、自驾露营、帐篷烧烤、采摘研学、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房车露营基地。
据介绍,云顶之心森林公园、野花坪房车露营基地将于今年雪季面向大众开放,与绿葱坡滑雪场串联成线,为游客提供类型丰富、便捷舒适、各具特色的配套服务,满足游客户外赏景、娱乐休闲等需求。
同时,延长生态农旅产业链,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效融合,做好“旅游+”文章,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增加脱贫人口及监测帮扶对象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旅游饭”。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园梦 谭晓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