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水韵公安】过早:丰富的小吃——连载六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1-17 11:19:36

公安锅盔的特点就是大,被称为鞋板锅盔。这也反映了公安人的憨厚实在,不来小眉小眼,小杯小盏,大气磅礴。一个锅盔也是一方人情人性的真实流露。一般常人一个锅盔管饱。过去也有小锅盔,是棱形,称为锅盔牙子,包上油条,一样吃法。这些街头的鞋板锅盔摊子,遍及城乡的角落,上班的,下地的,买一块锅盔,拿着就走,边吃边走,“早”过了,工作的地方也到了,非常便利,相当于美国的麦当劳快餐,牢牢占领着公安人的口腹,也是荆楚大地上很响亮的小吃。锅盔包油条加一碗膏子豆腐,可能是公安在外地游子最为想念的家乡早点。常有在外地工作的公安人说,回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锅盔吃。什么都不想,就是想公安的鞋板锅盔。有的离开时,会买一大包锅盔带走。但锅盔如再回锅就不好吃了,必须现烤现吃,不可存放。可见一块小小的、廉价的锅盔在公安游子心中的分量和地位。

锅盔之外,还有油炸的油条、油趸子、油饼、苕饼,糍粑等。将油条泡在一碗豆浆中吃,也是一些中老年人的中味选择。儿时吃过的一种砍糕,一口灶,一口锅,烧的是锯木渣,烤熟的饼子很厚,松松软软的,用刀剁成一块块卖,砍糕之名由此而来。还有油墩子。一盆稀面,里面飘着葱花,和了各种作料。一锅烧得滚烫的油。炸的人一手拿一根筷子,不知怎么的一搅,提起来两筷子一挽,稀稀的面圈落油锅里,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成为一个胖墩墩的环。有点像面窝,不过可比做面窝见功夫!起锅后是厚厚的软软的,吃在嘴里油香滑软,一点没有面窝外面的硬和干。大概是砍糕和油趸子这技术掌握不好,近些年,在早餐市场已经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胡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