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接受湖北日报专访:华中屋脊,何以锻造“绿色奇迹”
湖北日报 2023-11-01 10:01:32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许巍 肖庆兵

生态是神农架的最大优势,绿色是神农架的最亮底色。

“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努力把神农架建设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近日,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表示。

冯伟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 (通讯员 李开宇 摄)


谈生态保护

分区分类科学保护


2016年7月,神农架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成为湖北首个、全国第11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2023年8月30日,神农架原始森林内,古树参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如何有效保护好湖北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白纸作画易,玉上镶金难。”冯伟说,神农架锚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自然生态保护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奋力推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

——依法保护。对标对表“世界自然遗产国际公约”,健全保护管理法规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

——科学保护。陆续成立神农架林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等四个科研平台,繁育珍稀濒危植物60余种,持续保护拯救繁育珍稀濒危动植物。

2023年8月31日,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金丝猴宝宝或依偎在母亲怀里,或是在丛林间嬉戏觅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杜华 摄)

——管理升级。推进有神农架特色的林长制,抓好护林防火这一“天大的事”,实现连续43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完善河湖长制,呵护好境内317条大小河流,守护好“华中水塔”。

冯伟表示,神农架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把该保护的坚决保护好、能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好”工作要求,科学编制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并依据保护强度不同,确定“三类五档”管控分区。

2023年8月30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水、湿地、白云、蓝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杜华 摄)

三类管控区分别是世界级自然保护地、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同时,把“世界级自然保护地”再细分为一级核心区、二级核心区和缓冲区,并与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共同形成“五档”管控分区。

“三类五档”分别明确管控要求和负面清单,哪些地方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目了然,让保护和发展有了更详细的“施工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神农架森林覆盖率从90.4%上升至91.12%,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国控、省控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旗舰物种金丝猴数量从1200多只增至1400多只、栖息地面积从120平方公里增至350平方公里。

今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授予中国13处“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神农架榜上有名。

2023年10月29日晨,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早起观赏神农架大九湖晨雾,感受变化万千的梦幻世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谈生态旅游

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


神农架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旅游业是神农架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冯伟表示,神农架加强统筹协调,深化互利共赢,统筹周边联动发展,推进“区内慢游、区外集散”,挖潜旅游资源,完善服务配套,差异化供给产品,发展全时、全季旅游。神农架分别与周边兴山、巴东、保康、房县等地签订“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交通互通、宣传互通、政策互通。今年9月,兴山县已在兴山高铁站外建设了“神农架南站游客接待中心”。

2023年6月14日,群山环抱中的渝万高铁神农架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孟立 龚俊 摄)

统筹区内均衡发展。推动西南部旅游集散功能向东北部疏解,加快东北部乡镇休闲度假功能更新增补,打造东部景点景区,丰富旅游线路,展示百里画廊、神农天池、踪峡的旅游风光。

统筹乡镇特色发展。加快木鱼镇整治更新、减量疏解,推动西南部大九湖镇、红坪镇、下谷乡控量优化,东北部阳日镇、新华镇、宋洛乡优量提质,打造特色乡镇、美丽乡村。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质。巩固提升以体验自然为主的生态观光游,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等国际名片的保护利用,推动大九湖、神农顶等景区提档升级。

2022年12月19日,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一同觅食。(视界网 易伟 摄)

丰富拓展以遗产价值展示为主的科普研学游,策划推出“观鸟、观星、观云”等自然体验产品,打造国家级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

突破发展以科考探秘为主的户外运动游。打造“野人系列”户外休闲运动品牌,开展户外探险、攀岩徒步、UTSS森林越野跑等特色运动,推出“神农天路”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加快培育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康养旅游。培育集避暑度假、温泉疗养、森林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创建一批特色森林康养基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康养服务。

2022年10月30日,神农架大九湖红叶烂漫,晨雾缭绕,秋景如画。(视界网 吴承忠 摄)

冯伟说,神农架将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融合。用好神农氏、野人、金丝猴三大天然IP,开发“野人吉祥物”系列文创产品;推动体旅融合发展,办好大众冰雪季等传统体育赛事,扩大“野人五项”“UTSS森林越野跑”国际国内影响力。

谈群众增收

做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2018年,神农架林区与红安县、远安县一起,在全省率先退出贫困县序列,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神农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图为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南溪民宿。(通讯员 张燃 摄)

“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文章。”冯伟说,神农架将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保护,不断提高生态承载力、生态吸引力、生态竞争力、生态发展力,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神农架是世界猕猴桃发源地。图为2023年10月23日,神农架林区阳日镇龙溪村猕猴桃喜获丰收。(通讯员 喻玲 摄)

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增收。神农架将持续支持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创建一批林旅融合、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让更多农民更好融入生态旅游产业链、分享发展红利。

发展农林产业带动增收。神农架将积极引导农户参与百花蜜、山野菜、中药材、珍稀菌等特色农林产业,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扶持,推动中华小蜜蜂养殖标准化智能化,培育一批林下产业示范基地。

神农架官门山景区的悬空上,养殖着100余箱中蜂。(通讯员 郭裕铭 摄)

持续推进生态富民。神农架持续推动生态搬迁,加大帮扶力度,优先吸纳居民参加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和生态资源保护,增加生态就业岗位,落实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森林保险、兽灾保险等政策。

夯牢民生保障底板。提升教育、医疗、就业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残疾人保障水平,加强“一老一小”保障,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不断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幸福指数。

冯伟表示,神农架将以改革创新为支撑增强保护和发展新动能、以共同缔造为理念和方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机制逐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充分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民共享,创造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神农架经验,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做示范。

2023年7月17日,游客在神农架大九湖避暑游玩。神农架夏季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被称为“清凉王国”。(视界网 万忠医 易先骏 摄)

相关报道>>

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接受湖北日报专访:“天大的事”,是这个!

鄂州市委书记孙兵接受湖北日报专访:筑路苍穹,“路”在何方?

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接受湖北日报专访:“百里黄金地”,何以再绽放?

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接受湖北日报专访:“两山”路径,如何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杨冉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