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真”有方 “真”育人——仙桃市沔阳小学德育工作纪实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0-31 09:45:30

沔阳三蒸,仙桃金字招牌,一代又一代仙桃人饮食文化集体记忆,深入骨髓,闻名遐迩。在首届湖北(仙桃)黄鳝节上,与黄鳝美食一道,令宾客食指大动。

“沔阳三真”,沔阳小学自创的文化品牌。同样让学生们在求知求学的精神盛宴上大快朵颐。

何谓“沔阳三真”?

沔阳小学校长刘飚说,培育“明礼守法、勤勉慧学、健康多元”的“真智学生”,塑造“怀真抱素、勤读力耕、守正出新”的“真知教师”,构建“自然和谐、仁爱共济、和合共生”的“真情校园”,是学校“三真”文化理念。

学校以“沔阳三真”引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时段育人,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活动的每个角落,落细、落小、落实。

“真智币”带来串串惊喜

星期三下午,市沔阳小学,真智楼一楼真智币超市,摆满了各种好看的铅笔、漂亮的本子、实用的修正带,还有五子棋、跳棋、魔方等益智玩具。

手持“真智存折”前来兑换奖品的小朋友,在签字本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大名,精心挑选自己心仪的奖品,笑着走出超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真智币,下次能换到更好的礼品!”“我也是,我们一起加油!”两个刚走出超市的同学边走边互相鼓励。

“真智币”是什么?沔阳小学黄金大道校区执行校长陈志宝介绍,“真智币”是仙桃市沔阳小学通用代币,用于奖励沔阳小学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表现优秀的榜样学生,每周限量发放。

“真智币”的背后是督促,是激励,是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持续发力的有效途径,是“真”经育人的良方。

如何获得“真智币”?一是评选获得,二是申报获得,三是寻礼获得,四是积分获得。

获得更多的“真智币”,并不只有奖品,它还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领取“真智学子”表彰卡,在“真智学子明星榜上”公示,收获“真智红色勋章”;还可以在全校师生面前实现一次真智梦想:坐自己喜欢的座位、和老师一起看电影、做活动嘉宾、担任校长助理、给予研学旅行机会、在学校星光大道上留名留像留手印。

“我的孩子得了一百分的真智币,获得了和老师一起骑车的机会,那天他特别的兴奋,特别开心。自从学校实施真智币积分活动以来,我家孩子大变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变化,作为家长,我很开心!”四年级王雨涵的家长如是说。

“当我重返母校,在学校的星光大道上,看到我的名字和相片的时候,我的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它让我回忆起在沔小读书的快乐时光。一次次的到真智币超市兑换奖品,一次次的受到各种表彰,在这里养成的很多好习惯,将让我终身受益。”去年从沔阳小学毕业的学生陈一诺同学满怀感恩地说。

让静态的德育课程生动起来

活动是道德认知扩展和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机制,也是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学校注重将静态的德育资源活动化,把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聚焦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不断创设新的德育活动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成长受益。

沔阳小学开发出了一套汇集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和扬长课程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修身课程以“项目、主题模块”的形式实施教学,涵盖入学课程:如巡校课、公寓小能手等;体验课程:种植园、小交警、公益志愿活动等;成长课程:入队礼、10岁礼、毕业礼等;家长课程:家训家风、家长讲堂、志愿者服务等,着力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每年9月的前两个星期,是一年级新生“少儿军校”训练时间。

教室、操场、校道、食堂都是军训场所,训练坐姿、训练路队、训练餐盘的拿放、训练书包的整理、训练扫地、训练师生问好……

一次次的集合、一次次的解散,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不断强化。担心孩子晒黑受苦,有些家长不理解。

两周下来,看到孩子明显的变化,家长伸出大拇指:“很有效果,我们支持!”

10月,同读一本爱国名著、同识一位爱国名人、同种一种中草药的“三同”活动正在全校举行。课前五分钟推介,在推介中感受爱国情怀;种植园里细心栽种,查阅草药的药性与疗效,在劳动中传承中华国粹。

桔飘香,采摘忙,沔小学子走进桔园,走进自然,感受丰收的喜悦,共享金秋的美味。寒露降,秋霜起,迎着朝阳,同学们踏上远足的征程,锻炼意志品质,感受家乡的变化。晨诵诗,诵出诗意人生;午习字,习出方正人品;晚自省,省出完美自我……

学校开展“真智学生十大好习惯”评选活动。先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撰写,再优选200条让家长和学生参与勾选,最终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好习惯。由班级中队根据十大好习惯创编十个校园情景剧,每周一演,真情实景使学生感同身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德育课程的育人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601班的郭明(化名)同学,三年级时,转到沔阳小学沔街校区。起初,孩子成绩差,孤僻,自卑,独来独往。但是,他有自己的长处:动手能力强。班主任李老师紧紧抓住这个闪光点,把他送进特色真智课程——真智豆工坊,让他承担豆工坊的主要任务——磨豆子,点豆花。

进入豆工坊的郭明同学,如鱼得水,每天早早到校,在豆工坊师傅的指导下,干活特别卖力、特别细心。每每看到同学和老师吃到自己亲手做的豆花,他总是满脸笑意,打心眼里高兴。2022年,郭明同学参加湖北省“劳动小能手”比赛,斩获二等奖!

从学校的特色劳动课程中,郭明同学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自信。自此,他开朗起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成绩稳步提升。后来,他又报名参加了校篮球队,训练刻苦,风雨无阻。在2023年全市小学生篮球联赛中,郭明同学担任校篮球队的头号主力,和队员们奋力拼搏,直到腿部抽筋,倒在篮球场上,也不肯下场,为学校球队夺得第二名立下了汗马功劳。

“真”经育人,还来自于老师们真心付出。

丁彩群老师班里有一个叫柳华(化名)的自闭症孩子,刚入学时不能安静坐在教室里,同学不待见,家长空悲切。丁老师不放弃、不嫌弃,为了接近他,丁老师总是弯下腰和他打招呼,给他擦鼻涕,握着手和他说话……

为了帮柳华同学树立信心,丁老师在班上表扬他讲卫生。课余时间教他写字,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练习,一笔一划,每天的语文课就是他练字的时间。渐渐的,柳华可以书写很多汉字了。

丁老师发现,每次美术课,柳华都兴奋地坐在讲桌旁最近的位置,带着他的涂色本和老师一起涂涂画画。于是,每次美术课结束后,丁老师常把柳华画的画贴在黑板上,供同学们欣赏。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两年过去了,柳华同学悄然发生变化:能坐在教室安静写字,能排队跳课间操,能和同学一起做游戏,能主动开口和老师、同学说话。他现在认识近400个汉字,可以写100多个汉字;画画取得过三等奖,跳绳获得过班级第一名。

“每个孩子都会像鲜花一样绽放,只是花期不同。” 丁彩群说。

“真”经育人,是无数家长的真情支持。

周一到周五,早中晚三个时段,身穿红马甲的家长自愿者倾情护校,风雨无阻。

家长讲堂,以班为单位,半月一次,大家交流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向大家推荐家庭教育的书目。

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请家长参观学校,提建议。请家长进课堂,观摩老师教、学生学。

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学校为孩子们的道德学习和人格养成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真”用情,“真”有方,“真”育人。刘飚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在培根铸魂。根要扎得早、扎得正、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成长为参天大树。”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晓旦 )

责任编辑:殷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