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郭斯)10月24日下午,黄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新闻发布会。
黄冈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愿明介绍,黄冈是湖泊大市,龙感湖是黄冈市第一大湖泊。由于受历史围垦、围网养殖、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等影响,龙感湖水质长期不达标。近年来,该市以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系统谋划、综合治理推进龙感湖水质提升工作,龙感湖水质得到逐步改善。根据检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龙感湖国控断面水质为IV类,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水质改善明显,主要污染物总磷下降23%。
压实龙感湖湖长制。坚持“三湖”联治,三地一体推进湖长制落实。今年以来市、县、乡三级湖长共巡龙感湖143次。积极落实河湖长制“四联”机制,会同安徽省安庆市印发《关于建立龙感湖河湖长制联席联巡联防联控的通知》。开展打击龙感湖区涉水企业违法排放专项行动,今年共排查涉水企业72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起。
加强工程治理。先后投入3.87亿元实施了武穴市武山湖入湖口治理工程、黄梅县王桥河引水调水工程等项目。积极开展项目谋划,谋划了总投资1.41亿元的龙感湖流域老县河综合治理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纳入我省地表水污染防治储备三级项目清单,正在申请中央补助资金。
强化水资源调度。持续推进武穴泵站等三湖地区泵站建设。持续实施河湖生态基流泄放,上半年“三湖地区”大中型水库累计泄放生态流量2000万m³,有效增加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常态化开启黄梅县新县河王窑闸对老县河进行源头补水,今年以来,累计补水259万m³。适时开启黄梅县瞿家闸从梅济港经连通闸引水至王大圩港、东西港,有效促进内港水体循环,今年以来,累计补水约750万m³。
推进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因地制宜推广粪肥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截至目前,累计粪肥还田12.76万吨,还田面积10.02万亩。推广“三新”技术面积3.2万亩,建设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点6个。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对2000多亩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实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
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印发了《2023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及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提升行动工作要点》。黄梅县完成了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扩建和出厂水IV类提标建设。武穴、黄梅、龙感湖投入1000万元,新建污水管网5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4.6公里。黄梅县实施了县城王桥河、月桥河整治工程。
创新流域治理举措。在“三湖”地区建立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龙感湖主要入湖支流水质情况。推动建立“三湖”地区水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补偿资金2400万元,激励“三湖”地区加快治污。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生态保护作为控制红线,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共同缔造美丽幸福河湖,确保河湖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吴愿明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