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毅、通讯员王胜)10月24日,黄冈召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邓中麟介绍,遗爱湖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任务已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
通过开展系统治理,遗爱湖水质大幅改善。2022年9月16日湖内首次消除劣Ⅴ类,同年12月湖水总磷浓度平均值达到IV类标准;2023年1-9月遗爱湖水质稳定在IV类,部分区域水质甚至达到Ⅲ类、Ⅱ类。水清景美,生态优良的遗爱湖成为黄冈城区最靓丽的一颗明珠。
邓中麟介绍,黄冈坚持党政同责,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研督办,成立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15家市直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推进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年度,落实到节点。
坚持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整改措施。2023年6月29日,投资7.78亿元的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以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湖内清淤、生态修复、智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建成15座沉井、8.1公里顶管、4处智能分流井和1座末端泵站,生态清淤43.45万立方米,种植挺水植物、沉水植物137.3万平方米。
开展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彻底排查环湖入湖排污口(含雨水排放口),确保对各排口有效管控到位。全市完成城区地下管网普查及检测,已探测270.3公里,排查254.8公里;完成淤积超过30%的管网清淤59.06公里、箱涵560米。完成环遗爱湖9条道路管网功能性和结构性缺陷修复851处。将遗爱湖污水处理厂扩容2.5万吨/天,目前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
加强湖区生态环境管控。每半月对环湖陆域开展一次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每天确保8艘船、16名作业人员对湖面进行巡回保洁,防止垃圾、死鱼等杂物污染水质。
加强水质监测。湖内设置15个监测点位,每月监测1次,必要时增加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湖内水质状况,为湖泊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落实湖长制。定期组织开展巡湖,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强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湖泊面积不萎缩、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邓中麟表示,将做好已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调度和管护,持续推进沿湖雨污分流改造,持续做好日常巡查管控,加强水生植物管护,通过“以草治水”,显著提高沿湖岸带景观,还原遗爱湖灵秀之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