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小康、李振华)近年来,秦古镇按照“强党建、兴产业、促发展”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举旗定向作用,树牢茶叶主导产业导向,以“建强组织、完善设施、提升技术”三项举措为抓手,构建茶叶种植、管护、加工、包装、销售、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党建引领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叶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金叶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建强组织,凝聚发展向心力。以“强党建”为主要抓手,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互补”的原则,研究出台了《秦古镇关于推进“党建+茶叶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方案》,在不改变成员单位党组织原有属性、组织架构、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由西岭、方家河、荆竹等6个村联合成立“党建+茶叶产业链”功能型党委,覆盖链上企业(合作社)12家、党员200余人。以镇村干部、产业大户、乡贤能人为纽带,依托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等渠道,实现产业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召开2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会商研判当前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抓好走访调研、线上征集等方式,收集茶企茶农意见建议10余条,采纳5条,切实做到“茶企茶农有需求,党组织见行动”。
完善发展配套,凝聚发展驱动力。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建设,累计争取400余万元资金完成西岭至方家河、荆竹15公里茶叶产业路提档升级,争取120余万元资金建设茶园管网、滴灌设备等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共同缔造”理念,由方家河村能人大户捐资、驻村工作队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投资,共建宋家岭安置点农产品深加工车间,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纳本村20余名农户就近就业,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提升技术素质,凝聚发展续航动力。结合“5+1”行动素质提升工程,依托茶叶特色产业基地,加强茶农茶企实用人才培训。组建“专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乡土人才”的师资团队,打造体验式培训,在茶园开展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学,现场指错、现场纠错,确保学得下去、学得进去。今年来,已组织开展春、夏季茶园管护培训6次,累计培训350人次。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回流”工程,累计吸引7名实用技术人才到茶叶产业村任职,选优配强人才队伍,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在“党建+茶叶产业链”党委的全面领导下,秦古镇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茶园面积达到3万亩,茶叶加工车间9个,现有主要茶叶合作社和经营主体12家,成功打造荆竹、方家河、西岭三个重点茶叶产业村,培育茶叶品牌6个,将茶叶产业链建设“连点成片”。形成了特色的茶叶走廊。目前全镇成龄茶园一亩地产芽茶鲜叶30斤,普茶鲜叶70斤,能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完善茶园配套设施,进一步配齐配优茶园配水设施、排水设施,深化茶叶产业链建设;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介,打造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强做优茶叶品牌;促进村企协同,强化茶企与茶农的利益联结,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茶企茶农富在产业链上,切实提振产业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