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他们,把教鞭作为接力棒在家族中传承——咸丰县评选首届“教育世家”背后的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26 09:23:53

教师节前夕,咸丰县曲江镇退休教师邢元奎、邓元杰夫妇照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邢元奎的岳父岳母、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均为人民教师,一家人的教龄累计达到193年,2023年9月被咸丰县教育局评为教育世家。李维君 摄。

9月9日周末,咸丰县曲江镇退休教师邢元奎家照了一张特殊的合影。

照片中,76岁的邢元奎老师和老伴手持6年前教育部给他颁发“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荣誉证书,端坐在前排。这本荣誉证书是他用心收藏的一件宝贝,不仅见证了他情倾教育的过往,还寄托着这个教育世家对未来的期望。

照片中,邢元奎的儿子邢洪武手持笔记本电脑,女婿易康托举一个排球,女儿邢芳和儿媳李小平则各自拿着语文书和英语书。这些“道具”代表着四位教师日常从事的工作——邢芳在曲江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易康与邢芳在同一所学校,主要教体育,偶尔也客串教一下数学课;邢洪武在县研培中心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李小平则是咸丰县民族中学的英语老师。一家六口人,全是人民教师,“合影”的意图明显与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有着关联。

与以往照像合影不同的是,邢元奎一家六口在合影的时候还特意增加了两位老人的遗像——邢芳的外公外婆——他们也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节期间,把两位老人请来同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当天,咸丰县表彰23户教育世家,对直系三代从教的家庭进行通报表扬,邢芳家庭就在表彰之列。“我们学校还有一户姓徐的老师,也是教育世家。中心学校在表彰的时候还专门制作了授带,仪式感很强。”刚从学校回到父母身边的邢芳说。

“教书不比种庄稼,庄稼没管好只误一季,人没教好就会耽误一生甚至几代人。”邢元奎以老教师的身份,像往常一样叮嘱四位已经成年的子女,“不能愧对自己的学生,愧对老师这个职业,愧对国家发放的薪水。”

上世纪五十年代,邢元奎正在上小学三年级,母亲病故,险些辍学,全靠亲戚的奉劝和接济,勉强读完中学,考入师范,谋得一份生计。在他成家的时候,岳父岳母是学校的老师,爱人后来也在学校工作。多年以后,女儿邢芳初中毕业被建始师范录取,儿子邢洪武从湖北民院毕业后也走上教育岗位,更巧的是,儿媳妇和女婿也是一线教书的老师。

“开始只是当着一种职业,在讲台上站的时间长了,便成了一份事业。”一直在曲江中小学执教、职称进入专技五级的邢芳被人称作“工作狂”,长期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多年担任班主任,“除了学校,就是家,两点一线,没有其他多余的业余爱好。”今年中考,曲江中小学3名学生被恩施高中录取,邢芳高兴了好几天,而背后的心理压力和辛苦付出常人不得而知。

邢芳家庭只是咸丰众多教育世家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家三代从事教育教学的家庭全县估计有100户以上,他们在开始入职的时候可能把教书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或者是因为一些政策的原因让他们成为传播知识的“教书匠”,但通过三代的传承和坚守,已经非同一般,难能可贵,甚至堪称一种现象。

咸丰县退休教师杨金钟如今居住在县城观音桥附近的一处单位宿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金钟历任了黄金洞乡多个乡村小学的教师兼校长。学校经费紧张,杨金钟经常利用寒暑假向木匠出身的岳父学习木工,与同事一起修理校舍和课桌凳。学校操场不平整,他便跟学校的老师一起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挑石头,挖泥巴,尽量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给学生读书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杨金钟的女儿杨芬现任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校长,精心规划学校,最大限度利用学校的空间,每一项建设都精打细算,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受到同事的称赞。比如学校以前的会议室距离办公区域有点远,只有开大会的时候用一下,利用率不高;现在的会议室规划在教师办公室旁边,大会小会都可以在里面开,用起来很方便,使用频率也增加了。再比如以前的厕所冲水,是利用水箱自动冲水,即使在上课时段没有学生如厕,也会自动冲洗,难免产生浪费。学校正在进行智能改造,避免浪费,节约用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作法,都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跟父亲学的。”杨芬坦言,父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挺多,吃苦耐劳、勤俭建校只是一个方面,老一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原来,杨芬的祖父甄德新也是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几十年的人民教师和教育站长,教育的传承绝非一朝一夕。

子承父业,女承母业,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一大批有着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年轻才俊正加入其中。

咸丰县中等职校肖明婕老师从小就生活在校园里,亲眼目睹父辈们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立志要像外公周德龙、外婆冯明珍、父亲肖思烈、母亲周巧玲、舅舅周全捷和舅妈段霓虹一样,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考时,师范大学成为首选,2011年大学毕业后如愿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至此,肖明婕成为一家三代中的第7位人民教师。

咸丰民族实验小学教师向志英一家三代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传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家风,不求功名利禄,只愿桃李满天下。向志英的父亲向朴然是咸丰县黄金洞乡的一名退休老师。在他24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

“外公和妈妈的经历,让我觉得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向志英的女儿饶钦卿小时候经常听外公和妈妈给她分享教学中的许多乐趣,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无限憧憬。2022年大学毕业,饶钦卿应聘到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如愿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教师节这天,荣获咸丰县“教育世家”称号的邢元奎老师向记者透露,再过两年,他们这个家庭还可能出现更年轻的教师。原来,邢元奎正在读研究生的孙子和读大学的外孙女都对教师这个职业心存敬仰,有意朝教育方向发展。

一家三代甚至四代五代从事教育工作,除了热爱,更有责任;他们传承的不只是教学经验,更有立德树人的奉献。咸丰县教育局局长钱勇表示,“表彰教育世家,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维君 丁刚)

责任编辑:叶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