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汪友林、刘文卓)9月13日清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进中村罗家山,一阶阶梯田上方,薄雾缭绕,连绵起伏的茶树和吴茱萸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宽敞整洁的产业路宛如琴弦在田野中延伸,好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近年来,浮屠镇立足“农业强镇、工业新镇、商贸重镇”战略定位,奋力开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让这个灵秀古镇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河网密布造就了浮屠镇的特色农业,也勾勒出秀美画卷。
灵秀古镇文韵悠长
浮屠镇位于阳新县域西北部,这里元末建镇,明代形成佛图市,清代被称为浮屠街,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李衡石收复伊犁、苏东坡洗墨、陈献甲兴办公益等众多名人事迹广为流传。
晚清正二品封典、新疆按察使李衡石,系浮屠镇玉堍村人。据史料记载,李衡石曾受左宗棠之命,与俄国严正交涉,不动干戈成功收回伊犁。如今,位于玉堍村的“李衡石故居”保存完好,被湖北省文物局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玉堍村入选湖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明代后七子之一吴国伦,浮屠镇沿镇村吴志湾人,有著作《藏甲岩稿》《陈张事略》《吴川楼集》《春秋事谱》《训初小鉴》等流传于世。
明代巨商陈献甲,浮屠镇下李村献甲湾人,晚年捐资助学、兴办公益,深得族人爱戴,由其捐资兴建的陈氏宗祠建筑,风格独具匠心,被武汉市东湖风景旅游管理区整体购买,于东湖风景区内按原貌重建。
据传,诗人苏东坡曾游学于浮屠镇。位于汪佐村的“墨池山”因苏东坡在此洗笔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何长工、程子华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战斗过,李宏生等684名革命先烈长眠于此,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壮丽的诗篇。
张畈村农耕文化园
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淡墨山水染村居,诗画浮屠展新颜。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改善村居环境,浮屠镇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党政干部深入驻点村,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群众在城乡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组建多元治理队伍、构建多元治理载体、优化多元治理机制,浮屠镇各村组建起完善的“村党支部(总支)——湾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共同缔造架构体系。一个“党员中心户”带动周边10-15户党员群众,将湾组每一位党员群众纳入组织管理体系当中,并借助“红色议事厅”搭建沟通交流、议事商讨平台,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浮屠镇党委、政府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农业强镇、工业新镇、商贸重镇”战略,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该镇先后获评省级卫生镇、省文化艺术之乡、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浮屠镇党委书记柯贤高说。
现在,浮屠镇拥有“栗林龙舟”“板凳龙”“玉堍油面”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李氏宗祠、节孝坊、献甲墓碑等历史文化资源。
2023年7月,湖北省龙舟公开赛(黄石阳新站),浮屠镇栗林龙舟代表阳新出战。
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浮屠镇现有耕地面积5.1万亩、人口8.6万余人,是阳新县的农业大镇、人口大镇,也是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主战场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浮屠镇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
该镇以阳新县“八大”产业及“五个一”特色产业发展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努力开拓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优质稻、果蔬、虾稻等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以北富生态种植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智慧农业,正着力打造“虾稻之镇”。该基地2000亩“虾稻”连作,推广“育养分离”新模式,年产龙虾260吨、稻谷980吨,亩收入4800元,辐射虾稻种养规模9.5万亩。百容水产、冠林农业、家祥米业等18家省市重点龙头农业企业,打造智慧农业、生态采摘、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绘就富民新画卷。
北煞湖龙虾、杂柑,荻田草莓、冠林火龙果、北富虾旗稻……这些出自浮屠、走俏省内外的品牌农产品,已悄然走上全国百姓的饭桌。
在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浮屠镇工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浮屠镇整合老铝厂、山下工业园、麻纺厂等老工业园区闲置用地和厂房资源,聚焦先进制造、新型材料、汽车配套、鞋坊加工等板块,打好“以商招商、重点产业招商、返乡创业”三张牌,重点引进同类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条,突出行业规模效应。
“我们联合多部门开展技能培训、春风送岗等就业服务活动,搭建求职用工双向奔赴桥,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抢抓进规进限进度。”浮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志杰说。
湖北车之行项目
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浮屠镇近3年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37.7亿元,其中湖北车之行投资3.18亿元创建“一站式”汽车服务,带动就业400人;城投新材料投资7.8亿元,年产值10亿元。目前,浮屠镇规上工业企业8家,逐渐形成了五大产业群,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潮涌浮屠扬帆前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浮屠镇水域辽阔,土地肥沃,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生态天堂”。辖区内水系纵横、湖泊众多,有11处重点湖泊,水产养殖总面积4万余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约1.46万亩。
近年来,浮屠镇党委和政府深刻感受到水产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产业转型,打造智能化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稻田综合种养升级版“稻-虾-鳖”生态种养示范基地11个、池塘螃蟹生态养殖示范基地3个、特色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15个,水产养殖提质增效明显。
2023年5月,浮屠镇首届虾稻节吸引万名游客前来打卡。
2023年5月,首届“阳新县浮屠镇虾稻节”成功举办。欣赏着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免费吃麻辣龙虾,看歌舞秀,赏板凳龙表演,参加钓虾吃虾比赛……这场声势浩大的虾稻节,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打卡。
国道省道,穿境交会,高铁高速,纵贯南北。如今的浮屠镇,人与山水和谐共生的新蓝图徐徐展开,一幅生态美、人文美、宜居宜业的时代画卷尽收眼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