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散文丨印象雪峰山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07 09:41:26

鄂南众多旅游名胜景点如繁星满天,数不胜数,天地之间奇山异水,人文风貌衬托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遐想和一次次心灵的洗涤升华,可谓风光无限,追逐美好生活无限。

雪峰山位于赤壁市陆水湖南岸,全峰最高海拔681米,总面积18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因唐朝咸通年间雪峰和尚在此建雪峰寺而得其名。雪峰山群山叠嶂,竹木茂盛,沟壑纵横,与山脚下星罗棋布的陆水湖岛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连绵起伏的山林皆被杉木、楠竹层层覆盖,其间野生樱桃、猕猴桃、杜鹃花、山梨等植物吸收明月精华,群峰灵气,显得生机盎然。山上照天烛,试剑石,丫髻亭,雪峰寺等景点众多,都可追溯人文历史故事。初秋时节,穿越薄薄晨雾,可依后山拾级而上,径直抵达顶峰丫髻亭,外观造型为六柱六角的琉璃瓦亭阁,亭内可容纳十余人从东西南北方位观景,远眺莼蒲大地尽收眼底,烟波浩渺,风云幻变,千姿百态,岛屿与湖泊点线成形。长江支流蜿蜒曲折,一阵山间清风徐徐而来,此时顿感神清气爽,大快惬意。从亭阁下山,寻觅下个景处,要沿林间狭窄陡峭山路,放慢步履,一手不协调支撑着平衡,一手扶持竹木,左右摇摆却有一股身有千斤担的负重感,踟蹰小心前行,不敢怠慢。临近主路左侧方位,一块镌刻“试剑石”三字硕大岩石呈现眼帘,两边不均匀倾斜裂开,中间缝隙倾泻而下,如脱缰良骏奔腾飞跃而去,鬼斧神工,震撼山巅,相传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陆逊凌云壮志,谋略过人,献计吴王夺回荆州屯兵试剑时所用。

不远处几栋仿古飞檐斗拱与现代结构巧妙结合建筑,古朴典雅,恰到好处地分布于环形山峦间。此地为剑石村避暑山庄,建于80年代末,集餐饮、聚会、疗养等多功能于一体。这里也曾是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夏季26℃最佳温度、舒适宜人富氧极高的原生态环境,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避暑畅游。后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于新的商业模式,经营方略未与市场大同等因素,不得已暂锁庄门,留下陈迹。若有慧眼良策商贾,再借雪峰山天禀资源,用心改造更迭升级,定能脱胎换骨,重焕异彩。看今朝,山路已修通,焕然一新,黑色沥青路犹如横空交错、凌空飘动的锦缎串联沿线。上山之路好走顺畅了,百姓俱欢颜,路通兴业、人勤财旺的美好日子也必将实现。

此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回荡耳畔,一群健壮黄牛正从身后而来,还不时寻觅绿油油青草,嚼咀甚欢,放牛的村民自在地哼着小曲。附近有机果园里的村民正忙于修整枝条、施肥、松土,一派劳作场景不亦乐乎。“常年在园里务工,都是顺手拈来的事,现在来往很方便,也增添了些许收入。”住在雪峰山林场的邓大嫂朴实地说道。

步行辗转起伏几个陡坡后,在茂林修竹,一处清幽池塘前,千古名刹雪峰寺庄严岿然矗立群峰之中,该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原名云峰寺,明雪峰和尚修持于此,几经兴废,常年有受戒出家人在此护院修法,寺内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三圣殿,药师殿及两座偏殿。据说现住寺和尚精研佛法,德高心善,广济穷苦,修行了得。

“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从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佛经偈语所示,要一切从心静为根本,修其心,正其行,不为大千世界种种恶习所染,不追逐骄奢淫逸生活,树立起心中正念与人生方向。而面对当今物质丰盈,思维多变的纷繁社会,我们确实应该具有一颗从容不迫、心静淡定的心态,不一味追求所谓沽名钓誉的利益所困扰,放下包袱与压力,重塑完整内心,不畏浮名,坚守初心,爱国敬业,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一切皆可安好。

印象雪峰山富有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别样景致,虽不能一一概述,只因深在此山中,远离尘嚣,步步皆景,物我两忘。翌日,大美雪峰山又迎着蓬勃欲出的一轮红日,绽放出浑然天成的美丽光环,超凡脱俗,无不为世人所赞叹。

作者:刘进华

编审:吕蓉

编校:辛晓莉

责任编辑:李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