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安坤:“朝天椒”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01 17:59:2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魏燕辉)退伍回乡,安坤便一头扎进谷城县五山镇熊家岗村的泥土地。他十年磨一剑,带领村民化解300万不良债务,建立村级产业孵化基地,孵化5家本土企业,引进两家公司入驻,16名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他以朝天椒产业为龙头,将熊家岗村打造成鄂西北辣椒集散地,带动周边200多户300多人年均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村庄蝶变,昔日的“负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村”“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他个人先后被襄阳市委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役军人,荣获“谷城楷模”荣誉称号。

退伍回乡土里刨“金”

8月30日,在2023年襄阳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安坤作为谷城唯一获此殊荣的退役军人作了交流发言。他说,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建设家乡,任何时候,都不负军营培养。语短话少,过去的一幕幕却抑制不住浮现在他脑海。

熊家岗村属于偏远丘陵山区,有800多户3000多人,人多地少,70%的青壮年为了谋生,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穷”。

安坤是土生土长的熊家岗人。20岁那年,他高中毕业,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走进警营,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班长”等荣誉。正当他在部队意气风发时,家里却接连遭遇变故,他不得不申请退伍,离开服役8年的部队回到家乡,撑起了支离破碎的家。

短短几年间,父亲因食道癌去世,体弱多病的弟弟撒手人寰,留下他和患有心脏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2008年12月,在南方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战友想邀他一起去闯荡。安坤思来想去,放心不下母亲,决定留下,自主创业。

创业难,农村创业尤其难,但安坤偏不信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民靠的就是土地,我就不信这土里刨不出金子来。”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军人品质,让安坤铆足了劲,钻研学习不怕吃苦,发誓要改变家乡的穷面貌。

他用退伍安置费在邻村承包了三千多亩荒山发展种养殖,在不通水不通电的贫瘠山沟里种树养羊,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天道酬勤,一年下来,收入差不多有20万左右。

山林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后,安坤经常主动到村里帮忙。村里留下来的有文化的年轻人不多,村民们对这个热心肠的小伙子也很是喜欢,2011年,他当选为村委委员。2018年,他当选为熊家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感恩群众的信任,安坤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出个名堂。

昂头迎接“暴风雨”

7月底,正是辣椒成熟的季节,眼看村里200亩朝天椒头茬采摘在即,雨却下个不停。那段时间,安坤和村干部们晚上都不敢睡觉,每天夜里要往地里跑好几趟,看雨情、察墒情、排险情,生怕苗子被水淹了。

这个朝天椒种植基地,是安坤任村支部书记、主任后,专门为留守群众引进的特色产业,可不能出岔子。

当年刚上任,一场“暴风雨”就压得安坤透不过气来:村集体债务高达300多万元,每天一大堆人上门讨债,不给就不走。

必须想办法解决!军人的那股子血性涌上心头,安坤告诉自己,一定要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走上致富路。

上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为熊家岗村带来了生机,但随着工作重心转移,许多三线旧址闲置下来,造成了集体资源的荒废。同时,村里2000多亩的山林、堰塘,虽有人承包,但是租金低而且长期拖欠。

实地调查研究,心里才会有底。白天,他到山林看现场,向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请教。晚上,他学习国家承包政策法规。掌握第一手资料后,他迅速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共同研究清理办法。

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也有人提醒他:别人都不敢盘的事情,就你胆子大,小心捅了马蜂窝。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和村两委坚定信念、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一遍遍讲政策,做工作,最终通过协商,村集体所有资产全部清收,拖欠的租金全部交齐。

他又冒着被威胁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法律程序,收回了原三线企业留下的营房。

小辣椒铺就致富路

化解完所有债务,安坤把工作重心放在乡村振兴上,想方设法发展适合本村的特色产业。

熊家岗村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没有文化、不懂技术、体力不强的老人和孩子,除了每年春季在村茶园采茶挣点钱以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如何让这些人在家门口挣钱致富?安坤思来想去,多方考察,他发现辣椒从栽苗子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全程都需要大量人工,只需简单劳动,很适合村里实际。

2021年,熊家岗村与江苏一企业合作,流转100亩土地,以村集体资产入股,成立了湖北时鲜食品公司和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开始种朝天椒。

没钱,安坤就自掏腰包网购回农机;没有技术员,他就顶着烈日,趴在地里,对着图纸,自己动手组装机器,及时把辣椒苗栽进地里。小苗一天天长大,开始挂果。

可是,好事多磨难。

2022年7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辣椒苗大面积倒伏。安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

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请来农业专家到现场指导“摘果保苗”。事发突然,第一茬8万斤青辣椒采摘下来,销路却成了问题。恰在此时,谷城有机谷电商产业园抛来“橄榄枝”,帮忙在网上销售,没想到短短三天,青椒被销售一空。

2022年,熊家岗村辣椒产业总产值达到了60多万元,带动了2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人均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今年,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主动加入到辣椒种植中,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朝天椒这个体力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在熊家岗村落地生根。

村民老陈去年起就在辣椒基地务工,每年能挣5000多块钱,每次见到安坤,都由衷地感谢:“村里的党员干部是搞实事的嘞,我们对干部有信心。”

村级孵化园火出圈

每当夜色降临,乡村大地一片寂静时,熊家岗村产业孵化园里却是灯火通明,一楼直播间里,安坤拎着火红的辣椒,正对着镜头介绍产品。

“做电商,是受去年有机谷电商产业园帮忙网上销售的启发,我们现在的电商做得红红火火,搭建的标准直播间就有四间,周边村庄都可以免费使用。”安坤说。

熊家岗村产业孵化园,是在收回的原三线企业营房基础上打造的,也是目前襄阳市唯一一家村级产业孵化园。

建园区容易,要真正运转起来却困难重重。

经过深思熟虑,安坤决定以推广直播为切口打开局面。但村里老年人多年轻人少,电商节奏快,看热闹的多,都不敢尝试。

“他们能直播卖货,我们为什么不能?”军人不服输的劲头,支撑着安坤勇敢创新。他找来专家,在村里开起了电商培训班。上至五六十岁的阿姨,下到一二十岁的小姑娘,座无虚席。怎么拍摄、怎么剪辑、怎么直播带货,安坤带着村干部一起听课,下班了就到直播间里实习。他率先垂范,带着村民们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采摘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全程直播。

“触电”的影响在村里迅速传播。熊家岗村及周边50多人参与电商直播,村企业抖音号“醉美熊岗”,将干辣椒、辣椒酱、香菇、茶叶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安坤以村级产业孵化园为载体,兴建600立方的冷藏库,建立襄阳市首家村级辣椒烘干厂,利用石花生态白酒庄园建在村里的优势,创办旅游公司、种养殖合作社等5家本土企业,吸引襄阳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和餐饮企业入驻园区,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链条。16名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

如今,除了本村的辣椒,周边4个乡镇和襄城、南漳、保康、老河口等4个县市(区)甚至十堰的辣椒也都集中到这里销售或代加工,今年上半年就收购鲜椒40多万斤,代加工60多万斤,熊家岗村成了名符其实的鄂西北朝天椒集散地。

美丽乡村悄然入画

漫步熊家岗村,扬杈河蜿蜒曲折穿村而过,平坦干净的循环公路伸向远方,路边是清一色的鹅卵石砌栏,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宽敞整洁,随湾就片兴建的几个特色小广场悠然而现。锦鲤水中戏,岸边柳成荫,人在画中游,宛若一幅丹墨飘香的美丽山水画。

谁能想到,就在两年前,这还是一条废水随便排放的臭水沟。

穿村而过的这条河叫扬杈河,多年来,村民们沿河两岸乱搭乱建成风,河边到处是加工厂、柴棚、猪圈、旱厕等乱七八糟的建筑。

要打造新时代、新业态下的新生活,必须营造干净舒适的环境。

安坤巧借全省“共同缔造”的东风,组织动员村干部、老党员带头拆除违建、治理环境,通过深入宣传、协商置换等方式,村委会没有补偿一分钱,乡亲们主动拆除了所有违建,还当起了“监督员”,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整治环境的同时,安坤又组织大家建游园、建广场,打造旅游循环路,村庄环境大变样。他还与中国联通公司合作,搭建集智慧党建、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产业等为一体的数字乡村平台,让村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如今的熊家岗村,400多亩茶园绿满山岗,200多亩辣椒生机盎然,已经融入了五山镇全域旅游建设中,成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担当。“放弃很容易,但只要目标坚定,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成功。”安坤说。熊家岗村两委中,有2名退役军人,议事协商目标一致,行动起来往往事半功倍。村里党员中有6名退役军人领衔创办企业,他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在熊家岗村形成了一股清风,带动村民们树新风、创新业、建家乡、谋富路。

“今年年底,要建设我们自己的育苗基地,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坤充满信心地说,未来,带动没有产业的周边村种植辣椒,延长产业链,打响富有熊家岗地域特色的品牌产品,形成茶园和朝天椒“一红一绿”相辉映的特色乡村,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责任编辑:邓植元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