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大悟县夏店镇朝阳村美丽村貌
俯瞰大悟县河口镇顺山村。
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村民在田间收割艾草。
大悟县三里城镇三里村兰花种植基地的工人在护理兰花。
大悟县夏店镇朝阳村800亩田园综合体和金果梨基地。
初秋时节漫步大悟乡间,只见错落有致的庭院景观,笑容满面的男女老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
今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去年12月,大悟县作为全省试点县,出台《大悟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全县打造10个示范村,培育100户示范户,探索发展庭院经济,让村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易迁点开出“金方子”
“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患有基础病,也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每个月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彭店乡余河村易迁点村民李其芝乐呵呵地说。
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易迁点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这个地方,都是村民的零星土地。合作社把土地流转过来,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村民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田磊峰如是说。
走进河口镇河口村易迁点,墙面上“幸福湾”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水泥路两边用竹子扎着栅栏,墙上电子显示屏播放着村民的生活日常。
今年4月以来,村民又在房前屋后开垦了约四亩的菜园,一方面村民在此种菜,可得到工钱;另一方面富余的蔬菜都就近销售给村里的幸福食堂,一年收入可增加6000多元。
“今天的生活是享党的福,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谈起易迁点,村民陈克号老人满脸都是笑容。
宣化店镇易迁“共富工坊”里,工人们正在代工生产外贸服装和针织品。“共富工坊”负责人、澳弘达针织制衣公司董经理介绍,在这里务工的20余位村民,每月都是按时发放工资,让易迁户在家门口安心就业。
“产业兴,百姓富”。易迁点的变化是大悟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悟县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探索“党建+搬迁+庭院经济”模式,开出了一个个“金方子”,让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夏店镇朝阳村的基层党建、新城镇金岭村的集体经济、三里城镇望山村的土地托管……行走大悟,淳朴的老区人民会告诉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庭院经济蓬勃发展,靠的是他们的带头人能干事、会创业。
荒山坡长出“金叶子”
“荒山坡上能干什么?”这是几年前,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彭店乡红寨村的张杭洲回乡创业时,看到房前屋后的荒田荒地,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这里不管是温度还是光线,确实适合种艾叶。”张杭洲还是硬着头皮成立禾浩药业公司,大力发展艾叶种植。时间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3年时间,张杭洲承包的500多亩荒地不仅燃起了小村的希望,更是燃起了全乡的希望。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种植大户是榜样。”今年,大悟县在支持连片规模种植艾叶的同时,鼓励大力发展以艾叶种植为特色的“庭院经济”。
这一措施,让种植大户成了领头羊,也激发了村民种植艾叶的热情,全乡村民满心期待这个“家门口”产业能够做大做强。
邻近的团山村4组村民张家保,与田地打了半辈子交道,地里的庄稼不是玉米就是小麦,从未换过样。去年5月,老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屋后种了3亩艾叶,结果竟挣了6000多元。
“我自家的10亩荒地全部种满了,平时还到荒地里收割野生艾叶,一年的收入超过6万元。”桥店村的阮从洲尝到了种植艾叶的甜头。
在丰店镇悟丰五艾药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加工艾草。该公司结合艾草药用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采用“基地+农户+合作社+订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艾草种植4万多亩,年收购艾叶2400余吨,成为农户增收的“助推器”。
在团山村,庭院经济不仅成为一道风景,也是乡村发展的“钱”景。
目前,家家种艾叶已蔚然成风,吸引游客前来“打卡”。而伴随着艾叶种植在村里的盛行,团山村探索出一条致富新路,实现从艾叶产业到庭院经济的转变,让小小艾叶成为“金叶子”。 如今的大悟,“让农产品变成商品,让农田变成风景,让土货飞出山城,让村民有好收成”已成现实图景。
小庭院趟出“金路子”
房前屋后,栽花播绿、种菜种果、养殖鸡鸭牛羊;庭院内,开农家乐、办小作坊、打造特色民宿……
如今的大悟乡村,很多不起眼的农家庭院经过精心打理后焕然一新,逐步承担起多种多样的产业功能,在美化家园、盘活资源的同时,孕育出越来越多的“庭院经济”。
走进东新乡,不少家庭门前绿意盎然,一幅幅悠然自得的乡村风景令人眼前一亮,一座座典雅质朴的农家小院错落地分布在山脚下,水绿山青,繁花点缀,别有一番韵味。
8月20日一早,东新乡白庙村的李江权、帅翠夫妇就来到位于大悟县一桥桥头的花卉摊前。这里的各种花卉绿植,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购。
“现在政府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我家院子周围种了苗木、蔬菜,还养了鸡和猪。发展‘庭院经济’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管理方便,在家门口也能致富。”李江权说,“我家的苗木示范园,一到春季,园里开满了花,这院子跟在画中一样。”
在李江权、帅翠夫妇的带动下,东新乡苗木花卉、果茶等特色产业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万亩银杏基地、万亩油茶基地、茶叶生态公园、油牡丹产业园……走进东新乡,万岭、万寨、彭河、青莲和秋寨的苗木基地沿线铺展。
“‘庭院经济’如今已是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庭院将联结大市场,并有望释放大潜力。”大悟县乡村振兴局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高晓梅介绍,近年来,大悟县依托产业基础,凭借生态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将“美丽经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庭院种植养殖,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庭院经济”新模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发展更绿色、产业更多样、创新更鲜活的小庭院还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将“未来式”的美丽乡村精彩呈现。
(来源:孝感日报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李建新 易荣波 李世清 左仁堂 李文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