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总医师:使命在肩挑重担 始得玉成共成长
湖北日报 2023-08-18 13:38:53

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刘孝军 实习生 朱丽君 通讯员 龚波 陈文

住院总医师,简称住院总,它不是职称,却是年轻医生在磨砺中蜕变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

作为住院总医师,需要每天24小时待在医院,做好科室内外工作协调、解决各种纠纷、做好病人管理、参与抢救和会诊。工作虽然琐碎,但岗位非常重要。

招之即来,随时能战。从早到晚,各种事情把时间塞得满满当当;大事小事,在成长中处理得妥妥当当。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进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总医师这个先进集体中优秀的代表,和他们一起品味辛劳,分享快乐。

“累并快乐着,有机会我还愿意”

早上协助科主任,对疑难重点病例查房,与管床医师沟通治疗方案;负责到全院其他科室会诊,整理并书写会诊记录,给出治疗意见;挤时间值二线班,坐门诊;下班前查看科室所有病人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科室工作协调和急危重病人救治……这是目前李菲每天的主要工作。

今年4月起,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李菲开始担任科室住院总医师,身板瘦小的她,笑容满面,走路生风,每天穿梭在各个角落。“虽然担任住院总很累,但能让我更快地成长,我感觉很充实。”

其实,这是李菲第二次担任住院总,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她还曾担任过医院大内科的住院总,并获得一致好评。

正是这段经历,让李菲学习了更多的诊疗技能和工作能力,“我对任何一个病人,都会从全科医生的角度,从更高的高度去分析病情,给出更全面合理的治疗方案。”

忙而高效,累中有乐。今年5月4日一大早,在科室完成大查房后,她便马不停蹄地在医院的5栋住院大楼里穿梭,当时已经有40个会诊邀请,她必须尽快完成,病人还等她的会诊意见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血液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妇科……看病例、查体、饮食指导、讲解并记录治疗方案,每名病人至少花费半个小时。一层接着一层跑,李菲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由于太忙,5月6日是周六,本来是李菲的调休时间,她早早来到科室,忙完工作已经是下午4点。

“担任住院总以来,我接触到了许多疑难杂症,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从全院的角度思考问题,下次有机会我还愿意干。”李菲笑着说。

“时刻在路上,治病救人是本分”

金眼科,银外科,最苦最累是儿科。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工作了十五个年头,曾于2022年元月至7月担任儿科住院总的王锋,对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儿科工作虽然累,每天都在奔忙,作为一名儿科大夫,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帮助更多儿童重拾健康,这是本分。”

作为儿科的住院总医师,王锋需要处理和协调儿科所有病区和治疗单元的事务,本来就很辛苦,更要24小时坚守在岗。儿科突发情况多,无论是紧急情况还是一般会诊,无论是急救室还是普通科室,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他都要随时出现。

2022年4月的一天晚上10点多,正在科室做教学课件的王锋,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一位从保康转来的两个月大婴儿出现急度呼吸困难,心率只有60次/分钟。

接到电话的王峰立即跑步来到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半分钟内就完成气管插管,安置好呼吸机后,看着小孩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他长长舒了一口气。

市一医院儿科凭借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特别对高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水平,得到全市人民和周边县市医院的认可。在担任住院总医师期间,王峰已记不清多少次深夜出发,把县市急危重症的小孩接运到医院,并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2022年6月晚上12时许,来自老河口的电话急促响起,“王医生,我们医院刚出生了一个小孩,呼吸严重窘迫,想请你们转运治疗。”

王峰立马进入“战斗状态”,召集护士、司机,十分钟后救护车呼啸而出。一个小时后,他来到新生儿的床边,紧急查看后,半分钟插管成功。随着呼吸道畅通,新生儿的症状有所缓解。

“若要进行彻底检查和治疗,就尽快转到我们医院。”王峰的建议很快得到新生儿家属的同意。

在回襄阳的救护车上,王峰一边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维护各种设备正常运转,一边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新生儿转入市一医院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并得到及时救治。忙完这些,王峰发现窗外的太阳已经升起,他洗了一把脸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我们每个月需要从县市接运约30名患儿,虽然辛苦,但值!”

“在血管上‘绣花’,拼技术还要比速度”

纤纤柳叶刀,肩上千斤重。在刀光剑影、争分夺秒间,外科医生帮助患者重拾健康。作为其中优秀的一员,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外科医生吉先群,自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用辛勤的付出练就了在血管上“绣花”的真功夫,并在2019年元月被推选为医院大外科住院总医师。

“这是信任,更是责任。”对于拿惯了手术刀的吉先群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要做就一定要想办法做到更好。”

结合外科特点,吉先群在做好各外科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在疑难病例的诊治等方面下功夫。

2019年12月的一天晚上11点多,正在值班的吉先群接到普外科电话,一名刚入院70多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却没有家属陪伴。

吉先群跑步来到普外科,与值班医生、护士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通知麻醉科插管,电话联系ICU准备呼吸机。他跑下楼梯运回呼吸机,衣服也早已汗湿,为的是让患者早一分钟摆脱危险。

在做好大外科住院总医师工作的同时,吉先群的业务一点也没有落下。

2019年7月的一天下午4点多,一位怀孕38周的小丽(化名)被送入市一医院手外科。7个小时前,小丽右手除小拇指以外的四根指头被机器削掉了一半。

小丽即将临产,手术的方法、使用的药物等因素都必须慎重考虑,吉先群马上邀请妇产科医生会诊,计算用法和药量,尽力确保病人和胎儿的安全。孕妇不能久躺,使用气压泵防止静脉血栓;采用神经阻滞,只麻醉右臂……

为了确保肌腱、血管和神经的成活率,吉先群早就练成了一个好眼力、一副好胆量和一手好绝活,在显微镜下使用的缝合线比头发丝还要细。

经过连续七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完成手术。为了观察断指的接活程度,吉先群一直守在床边,半个小时观察一次。

第二天下午两点,吉先群发现小丽本来已经红润的大拇指皮肤在渐渐发白。这个手指缝合的血管很可能栓塞,必须马上手术。

在与家属沟通后,小丽被再次推进手术室。吉先群首先剪掉栓塞的血管,再从右前臂处移植了2厘米管径匹配的血管,经过两次连接缝合,耗时四个小时终于完成手术。随后,小丽成功诞下一健康女婴。

责任编辑:向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