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宣恩:“三个体系”打造社区治理“品牌矩阵”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8-11 11:34:44

“同学们,今天带大家认识什么是‘情绪’。”8月10日,宣恩县珠山镇宝塔社区志愿者李萌萌像往常一样走进“希望家园 携手逐梦”暑期公益班教室,为社区未成年人开展作业辅导、益智手工等暑期托管活动,这是该社区做实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近年来,宣恩县牢牢把握社区治理基础定位,坚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打造品牌、树立样板、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发挥“仙山贡水”4A景区核心区优势,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135”工作体系,以党建为统领,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三化”路径,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五共”方法论,探索完善社区样板建设,打造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体。

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您的腿怎么样了,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没?”珠山镇莲花坝社区网格员周阳、卫生室医生张荣为91岁居民卓光华送诊上门,送去了治疗药物并细心指导医疗保养措施,做好身体健康监测。

宣恩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党组织向居民小区(网格)、楼栋延伸,建立“五纵五横”组织体系,纵向上明确“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明确镇党委“龙头”责任、社区大党委“骨干”责任、网格党支部“主阵地”责任、楼栋党小组“纽带”责任、党员中心户“示范”责任,形成条块结合、反应迅速、运行顺畅的组织体系。横向上建立“网格党组织——物业——业委会——包保单位——下沉党员”五方联动机制,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推进社区党建、机关党建、行业党建、新就业群体党建互联互动,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实现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最大化。

人沉在“网”中,服务在“格”里。宣恩县着力推进组织体系“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成立31个网格党支部,179个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500余户,通过“四包四定四保”“三进三亮”等机制,推动3800余名辖区内县直部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网格工作,不断织密网格治理网,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同频共振。

健全精细化服务体系

“作为土生土长的宝塔居民,我在异乡学到了终身受益的知识,我将收获的硕果撒下,希望能带给社区小朋友们更多希望。”珠山镇宝塔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李萌萌说。

珠山镇宝塔社区落实精细化服务措施,创新性采取“托+管”“学+玩”模式,为辖区12岁以下未成年人开展托管服务,为孩子创造充实的暑假生活。“今年暑期公益班的课程内容设置更丰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特点,为孩子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更能拓展课外知识。”宝塔社区工作者杨旋介绍。

宣恩县围绕精细化服务,建立“1+7+N”党建品牌矩阵,以“仙山贡水·党旗红”为品牌引领、7个社区品牌聚力赋能、N个特色服务模式百花齐放,通过书记领题、专班破题、社区结题,按照“品牌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打造了兴隆街社区“睦邻”党建品牌、上湖塘社区“石榴籽”工作法、工农街社区“5分钟党群圈”品牌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金名片”,提升了城市党建内涵。

“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香满园。宣恩县以珠山镇为依托,牢牢把握社区治理核心是人的总要求,构建1个红色驿站综合体、7个社区党群共享客厅、N个各具特色的张富清红色驿站等“5分钟红色矩阵”,聚焦新就业群体、一老一小、外地游客等重点群体,建设5个家庭关爱型驿站,完善3个行业特色型驿站,新建2个发展赋能型驿站。持续开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改革,将7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房腾退改造为集健身锻炼、文化娱乐、亲子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共享客厅,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高品质提升。

健全信息化支撑体系

“5栋垃圾分类投放点距离太远,建议小区内多设置几组,便于随时投放垃圾。”珠山镇兴隆街社区今典城市之星小区2栋居民李华成通过“红色引领码上行”平台进入“一码两清单”,反映垃圾投放问题“需求清单”。

珠山镇兴隆街社区组织包保成员单位、业主代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动会谈,并积极对接城市管理局等职能单位,在今典城市之星小区2栋增设一处垃圾分类投放点,成功解决了垃圾投放不便的问题。

宣恩县健全“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开发“码上行”智慧党建系统,探索“一码两清单”数字治理新路径,组织县直企事业单位党员“码”上报到,提供基础信息、兴趣特长、服务承诺等信息,生成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清单,实时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码”上诉求,设置“码上行”智慧党建二维码,居民通过扫码反映意见诉求,线上生成群众需求清单,社区后台接单后启动“吹哨”机制,按照“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原则分类处理。落实社区“码”上管理,建立“135”管理闭环,即1个工作日受理、3个工作日处理、5个工作日答复,党员干部通过线上领单、线下落实、线上反馈、系统审核、兑现积分完成全流程服务,形成闭环工作机制。

“一码两清单”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宣恩县通过建立“一码两清单”数字治理模块,将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清单赋予一“码”,组织城区3800余名下沉党员干部线上报到、线下服务,组织335名流动党员线上“云学习”“云议事”“云监督”,为120余名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随手拍、微心愿、积分兑换、驿站地图等服务。通过“码上行”智慧党建,将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清单赋予一“码”,将党员教育管理和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功能赋予一“码”,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友春

责任编辑:于露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