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建)“这些竹竿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我看到村里大小水塘都有。”在黄梅县新开镇邓湾村水塘安插的竹竿引起路过村民的好奇。
“这是防溺水救生杆,要是有人不慎落水,岸上的人可以拿竹竿去救援,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该村村支部书记邓保松跟村民解释。
眼下已进入酷暑季节,农村水塘较多,下水玩耍的孩子越来越多,但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预防溺亡事故的发生,新开镇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水塘、河库等地放置“防溺水救生杆”和安全警示牌,确保意外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利用竹竿进行救援。
每根防溺水救生竹杆通体笔直,大约长7米,竹杆上贴上红色醒目字样标签“溺水救援,请勿占用”,警醒周边群众水深危险,谨防溺水,当有溺水险情发生时,“救生杆”能及时发挥救援“黄金三分钟”。
为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工作。今年6月以来新开镇在各水塘、龙凼边投放一批防溺水“救生竹杆”,设立警示标志160余处,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宣传和巡查,尽可能地避免溺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