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今年7月中旬,襄阳市委党校举办第十一届精品课评选活动,按讲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两个类别设置奖项,襄阳市委党校和7所县(市、区)党校同台竞技,每个类别各校限报一门课程参赛,从中评出精品课5门。谷城党校选送的讲授式教学课程《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互动式教学课程《品读家书忆初心坚定理想担使命》再次花开并蒂,被评为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至此,谷城党校连续5年实现选送课程均被评为襄阳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回顾五年来的实践,谷城党校矢志践行为党育才初心,锚定争创全省一类县级党校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以精品课打造为牵引,带动教学质量迭代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提高站位,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而精品课是教学质量的集中显现。谷城党校将打磨精品课上升到为党育才的高度,上升到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上升到优化单位内在气质、彰显单位外部形象的高度,把打磨精品课作为教学教研的中心任务、“头等大事”,教育引导全体教研人员形成高度共识,齐心协力推动。在每年年初,将打造精品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在打磨过程中,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深度参与,在选题确定、提纲拟定、讲义修改、试讲评议等关键环节,把脉定向,全程指导;把全体教研人员组织动员起来,分专题确定课题组组长和攻关成员,保证力量配置到位。到了参赛评选时,主要领导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带队亲临现场观摩学习。比赛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召集教研人员深入总结经验,对比分析不足,不断探索提升课程质量的技巧和方法。
二、鼓舞士气,增强必胜信心和决心受评选指标限制,每年精品课评选都是一次党校教学实力的大比武,各地择优选派教学骨干参赛,竞争异常激烈。全省一类县级党校建设标准中,对精品课数量有明确要求,争先创优压力巨大。谷城党校引导教研团队自我加压、挺膺担当,不惧挑战、迎难而上,坚定志在必得的决心,增强舍我其谁的信心,从而激发聪明才智,释放人才潜能,为实现“五连胜”提供了作风保证。
三、注重过程,一步不松打磨精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确保参赛课程能够精彩呈现,谷城党校坚持“打有准备之仗”,全过程用心用力,提升课程质量成色。一是尽早谋划。全市党校精品课评选一般都在7月份进行,为了确保有充足时间准备,校委提前谋划,尽早部署,从课程选题、教学方式、参赛选手等方面通盘考虑,确定方案。二是群策群力。主要领导谋划设计,校委班子成员分头担纲,牵头课题小组,将全体年轻干部编入课题小组,实行集体攻关。从安排部署到确定专题,从构建学术框架到撰写讲义,从反复试讲到评议修改,教研团队齐上阵,人人力争作贡献。三是多轮打磨。“磨课”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方面都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只有做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能确保赛场上万无一失。前期,从课程的逻辑框架、讲义内容到课件制作,都要经过课题小组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在试讲阶段,全体教研人员现场观摩并提出修改意见,主讲人吸收意见建议修改完善,直到大家认可。四是虚心求教。课程成形后,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亲临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提升课程质量。
四、强化支撑,实施青年干部成长工程课程评选,看似比的是课程质量,实质上赛的是人才质量。五年来,校委大力实施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在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方面打出“组合拳”,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大力倡导“一辈子做党校人,做好争当名师一件事,有一门学科专长”的理念,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平时加强能力训练,提升学术素养。引导青年教师确立个人学科专长,围绕主攻学科读书看报、积累资料、思考研究。有外出培训机会,优先安排年轻教师。制定《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考核激励工作机制》,促使他们跟上组织培养的节奏,力争多出教学科研成果。在组织培育和使命感召之下,年轻干部发扬勇挑重担、担当有为的实干作风,责任上肩认真对待,勤学苦练下真功夫,提高克难制胜能力。五年来,所有参赛选手均为“90后”,集中展示了青年教师群体的活力和风采。
总结过去,是为了开辟未来。践行“为党育才”初心,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提升教学质量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汲取宝贵经验,开发更多精品课程,推动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来源:县委党校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