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洪湖有这样一个“宝藏”,它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种植面积更是居全国首位,它就是“洪湖莲藕”。
洪湖市以江汉平原最大淡水湖洪湖而命名,市内大小湖泊102个。洪湖地处北纬30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夏热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洪湖莲藕。目前,洪湖市在莲产业上已培育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洪湖莲子、洪湖藕带、洪湖莲藕、洪湖荷叶茶”,洪湖市入选水生蔬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洪湖莲藕”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产业供给基础好
生产方面:洪湖莲藕种植规模大、产品质量优。洪湖莲藕常年种植面积22万亩,占全省莲藕种植面积130万亩的近17%,莲藕年总产量近30万吨,占全省年总产量270万吨的11%。洪湖市大力推广“一种三收”绿色高效种养新模式,发展“莲渔套养”“莲鸭共生”“莲渔轮作”“莲稻轮作”12.5万亩,建设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莲渔模式种植基地7个。同时,洪湖莲藕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华贵一号”藕带莲,填补了全国藕带莲产业的空白。
加工方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强,终端产品较为丰富。洪湖市规模以上莲藕加工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相关加工产品有泡藕带、藕汤、野藕汁、野莲汁、荷叶茶(饼)、洗发水、护发素、莲子益生菌、莲子蛋白粉等56个品类,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其中泡藕带5000万袋,藕汤800万袋,莲饮品1500万罐,藕粉200吨,荷叶茶10吨。
科技支撑能力强
联合高校建平台。洪湖市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优势,共建莲藕科技示范园区及科技示范基地。洪湖市人民政府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共创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合作共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是全国“莲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和省“515”科技服务主阵地。
出台政策引人才。洪湖市根据产业经济结构和特点,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建立专门的引才平台、设立人才奖励等方式,招募种植、加工、管理等各类人才,为莲藕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如除正常工资津补贴外,博士研究生由市财政给予10万元(每年2万元)安家补助及每年3.6万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年给予1.2万元人才补贴,建设人才公寓免租金入住,优先安排子女入学等。
品牌培育潜力大
品牌标准初步形成。洪湖市近年来加大力度狠抓“洪湖莲藕”品牌标准制定,从种植栽培技术、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品牌管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建设“洪湖莲藕”标准化体系。目前,已制定完善洪湖莲藕团体(企业)标准17个,地方标准3个。
品牌文化底蕴深厚。自元代中叶起,洪湖莲藕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长江的鱼,洪湖的藕,才子佳人吃了不想走”的美名。洪湖每年开展以“莲”喻"廉"的文化主题活动,让莲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1991年9月,洪湖市确定荷花为市花,举办“荷花节”。
品牌传播自带流量。1963年电影《洪湖赤卫队》及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让洪湖家喻户晓,也为“洪湖莲藕”品牌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2023年,在央视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持续投放“洪湖莲藕、清甜可口”品牌宣传片,有效提升了“洪湖莲藕”的全国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洪农宣)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