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秭归两河口镇:“艾”上白庙岭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8-02 11:00:37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郝光益、梅全喜)仲夏时节,万物葳蕤。走进秭归县两河口镇白庙岭村艾草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只见数百亩青翠茂密的艾草长势喜人,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在艾草种植基地里,七、八十号劳动力戴着草帽挥动镰刀收割着已经成熟的艾草。伴随着“唰唰”的收割声,一棵棵笔直的艾草被收割晾晒,一幅田园丰收图景跃然纸上。

“今年雨水充足,气候适宜,艾草长势相当好……”望着绿油油的艾草,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恒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白庙岭村位于秭归县两河口镇西南部,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2800人,面积36.4平方公里。近几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机遇的推动下,该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顺利实现整村脱贫目标。但是,在半高山以上地带还散居着上百户农民,因为居住地方偏僻,交通不便,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急需解决。

2021年下半年,新当选的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恒来到这里走访调研时,得知山上发展的核桃树“只长树少挂果”,经济效益没有实现预期,农民收入仍需大幅提升。

“艾草具有种植成本低、亩产收入高、管理简单、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就在那次走访调研中,发展艾草产业的思路在李恒大脑里开始形成。

2023年春,在镇人大主席团开展的“代表行动”中,李恒结合外出考察的情况,提出了在本村半山以上地段发展艾草产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李恒迅即回到村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商讨基地的选址、土地流转、艾草苗来源等工作,拟定全村发展艾草产业的实施方案。

“艾草种植后销不出去怎么办”“我们都岁数大了,缺乏劳动力……”在村落民主议事会议上,一时间艾草产业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面对部分村民的种种担心,李恒极力通过算账对比来打消大家的种种疑虑。

不几天,全村300亩土地终于扭转成功,艾草产业项目“板上钉钉”。“号召农民发展种植产业一定要首先考虑让他们能赚钱才行。”其实,农民担心的事情,正是李恒思考的问题。

镇上有一家艾草加工企业,厂房、加工设备、仓库、销售渠道齐全完备,集艾草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需要大量的艾草鲜叶。原来,这正是李恒动议发展艾草产业的优势所在。

随后,李恒到该企业进行衔接,并签订艾草销售合作协议。“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终于打消种植户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吃下“定心丸”。目前,该村加盟的农户有30多个,2023年上半年艾草产量达200吨,下半年计划扩大面积1000亩,预计产值200余万元。

然而,仅销售干艾叶的效益仍然不高,必须走深加工、创品牌之路。李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今年初,在镇人大主席团的帮助下,白庙岭村艾草种植基地终于申请注册了自己的“真艾堂”“山均五月艾”两个商标品牌,开发出艾柱、足浴包、枕头、香囊等8个系列“艾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艾草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艾产品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确保种植户共同增收富裕,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李恒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史 丽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