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丹江口市畜牧中心:促担当 提能力 以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7-05 18:12:2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鹏宇)今年来,丹江口市畜牧中心以创建“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为先导,以作风转变促营商环境优化,以担当作为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以问题为导向,紧盯问题整改。通过警示教育,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的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放下姿态,主动靠前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寻找自身薄弱环节和业务短板,形成自查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通过每月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岗位大练兵专题培训,对症下药,坚决破除“打太极”“踢皮球”等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每周开展工作例会,领导干部集中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并规划下周工作清单,全面提升干部服务企业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发展为抓手,力促模式转变。一是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推广新模式。大力组织推广“果-草-畜”、“林-草-畜”、“粮-草-畜”间作等种养模式,促进绿色畜牧业发展;4月7日,组织城区、江北各乡镇肉牛品改员和肉牛规模化养殖场(户)在习家店镇成功举办了“2023年丹江口市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暨种草养畜现场培训班”培训班一期,培训参训人员100余人,培训了紫花苜蓿种植暨饲喂技术、肉牛冻配技术和场床一体化产业模式,指导养殖户推广异位发酵床、场床一体化养殖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模式养殖场215家。二是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设施养殖,推进示范场建设工作,提高全市规模养殖场占比。目前全市有顺鑫牧业公司、军成生态养殖公司、嵘成公司、博奥屠宰场、雨润公司、味佳食品公司、兴田有机肥加工公司等多家畜牧规模化产业企业及30多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中心持续跟进六里坪镇广田沟村楼房养猪建设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年出栏生猪7万头,相比于传统养殖设施占地面积节省五分之四,用水量节省三分之二。确定2022年度生猪(牛羊)调出大县项目实施主体四家,用好奖补资金,推进示范场建设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延长畜禽产业链,打通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该中心先后到武汉市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西商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君道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陕西省土壤工程中心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针对我市农业保险、冷链物流、有机肥加工等循环农业薄弱环节,进行调研学习,并积极引进。目前君道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有强烈意向来丹投资土壤碳汇有机肥加工项目。

以绿色为底色,誓把环境保护好。中心严格落实畜禽养殖“三区”划分规定,实行“一场一策”、台账管理。在全市蓝天碧水保卫战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禁养区散户的养殖行为。大力推广高效、绿色养殖技术,促进畜牧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一是开展禁养区关停搬迁养殖场“回头看”工作,未发现49家养殖场复养现象。二是继续做好国家、省、十堰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信息平台直联直报工作和丹江口市畜禽养殖规模化场一河一策资料信息收集编报工作,目前该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三是争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户丹江,预计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省农业农村厅已派遣第三方公司来丹江了解我市基本情况,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四是加大规模以下养殖场(户)治理力度,严控养殖污染。该中心制定并印发了《丹江口市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专项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参与制定了《丹江口市消落区违规耕种放牧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成立三个农业面源污染领导小组,对全市18个涉农乡镇开展排查、指导和治理工作。上半年累计排查养殖场(户)4648家,排查环境隐患问题226条,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现已完成整改202家,完成率89.3%,另外排查临河临库养殖场(户)70家,已关停取缔65家。剩余需整治养殖场户正加快整改中,后期督促整改。

责任编辑:周玉娟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