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三年超8万起!人民调解让“老大难”化为“绕指柔”
湖北日报 2023-07-04 07:51:36

猇亭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6月中旬,宜昌市司法局公布的一串关于人民调解的数据,看似简单,背后却是卓有成效的努力:近年来,宜昌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好民间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全市共有214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3352名人民调解员,三年累计排查调处矛盾83772件,为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机制是如何运行,调解员是如何攻克、化解一个个错综复杂的难题的?本报记者深度采访了多个典型调解案例。

精准调解: 620名员工这样达成一致

620名员工,因企业搬迁心生疑虑,矛盾重重;面对这一庞大的群体,怎么化解纠纷?

因宜昌市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政策,某化工企业决定于2021年4月底逐步关停生产线,整体搬迁。

因工业园新厂区与原厂区相隔100多公里,有620名员工长期生活居住在原厂区附近,对随企业搬迁有诸多顾虑,于是向企业提出各类诉求。

在当地区委区政府统筹安排下,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将该纠纷委派至某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以下简称调委会)处理。

在前期对企业员工和企业负责人多次实地走访了解纠纷情况后,针对矛盾焦点,调委会明确了调解思路:在满足员工合法合理要求的基础上,从关怀职工工作、生活等人性化角度考虑,争取从企业方明确调解方案;在此基础上,促使大部分员工信赖并认可由调委会居中调解,再攻坚个别难以化解的矛盾。

根据调解方案,调解员首先与企业管理层和负责人进行多次沟通;随后,调解员分成多组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向员工宣传法规,同时制定了补偿标准。

通过大范围宣传、小范围宣讲、组织讨论、选代表协商、重点答疑等,620名员工中,365人愿意随企业搬迁到新厂区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调解员随即组织企业与余下员工代表协商,协助双方开展调解工作;经调解未能达成一致的,积极引导员工通过仲裁、诉讼方式解决。

最终达成一百余份调解协议,企业按协议约定或裁定规定支付480余万元补偿金。

“不管难度多大,都要在依法的基础上,精准施策。”负责该案调解的区调委会负责人介绍,此类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要注重法律法规的运用,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避免纠纷扩大和激化。同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线上调解: 让讨薪民工不再奔波

当事双方,一共5人,分处五地,矛盾调解如何进行?

2023年2月初,秭归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接到一起特殊的求助。

2022年3月,来自四川、重庆的邓某某等四位农民工来到秭归县茅坪镇,在高某承包的工地工作。2022年7月底工程完工,高某因资金紧张未结算邓某某等四人劳务工资,约定在2023年春节前付清。

2023年春节过后,邓某某等四人多次索要工资无果。邓某某等四人相约,于2月7日从重庆万州来到秭归县茅坪镇找高某索要拖欠工资。他们给高某打电话、发信息均无人回应。万般无奈下,邓某某一行四人来到秭归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寻求帮助。

秭归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受理此案后,立即指派秭归县联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承办。经核实,高某共欠邓某某等四人53200元。调解员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后,耐心安抚四人,告知他们会想办法联系高某,让他们先回去等电话通知。

此后数天时间里,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高某多次沟通,经过耐心反复劝导,高某终于同意和邓某某等四人进行调解。

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双方当事人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务工,都不能到秭归县来进行现场调解。

怎么办?调解员提出进行线上调解。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双方当事人都不会操作线上调解平台。

随后,调解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视频,手把手地分别教几位当事人操作。

最终,各方按照预约的时间,于2月24日上午,通过秭归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线上远程“掌上调解”,达成了一致意见。

至此,这起5名当事人分处五地的纠纷,通过线上调解得到成功化解!

秭归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劳资纠纷逐年增长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线上调解平台,高质高效化解纠纷,既极大方便了当事人,又减轻当事人诉累,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

用情调解合同纠纷:

用细致耐心打动当事人

2021年1月,姚某与某装修公司签订协议,先后承接装修公司8个家装工程,并于当年全部施工完毕。双方在结算时,因质量返工、材料使用等问题发生争议,姚某认为装修公司还欠自己工程款9万元,装修公司认为只剩下1万元未结算。

2022年8月,姚某向西陵区法院提起诉讼,经当事双方同意,委托西陵区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联调委”)进行调解。

西陵区联调委受理该案后,立即委派一名专职调解员开展案情调查。经了解,双方对应付工程款金额分歧很大,但又都缺乏相应的证明材料。

针对上述争议情况,经综合分析研判后,调解员决定先从核清事实情况入手,将一团乱麻似的工程一条一条地捋清。

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酷暑,调解员亲自到所有家装工地进行走访,听取业主方的意见;到每个工地逐房逐项核算工程量,到装饰公司查阅各种账目;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进行20余次电话、微信沟通。

在精准的证据材料面前,双方有分歧的部分缩小了很多。但由于前期双方积怨较深,最后的调解仍然相当艰难。当天的调解从上午9点持续到晚上8点。

“你们撕破脸、费时费力把官司打到底,结果还不一定理想,这种结局真是你们想要的吗?”在最后时刻,双方最终被调解员的耐心和诚恳所打动,同意各让一步,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西陵区联调委负责人表示,调解的目的是为了案结事了、以案化人、握手言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方一定要有合同意识,一旦发生责任纠纷,也需要认真对待。本案中,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用自己的努力感动了当事人,教育了当事人,最终使这起本应走上审判庭的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

记者手记

每个“老大难”纠纷的化解,既需要专业和科学,也需要真心和耐心。三年来,8万余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的背后,凝聚着大批调解员的努力和心血,也是人民调解在我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实践和体现,为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更好的机制,更好的队伍,让我们的人民调解工作值得期待。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频道记者申明 通讯员吕华平 田骁

责任编辑:胡声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