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金晨 陈力)“武汉经开区积极对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重大战略布局,‘双智’引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综合服务能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6月16日下午,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举行智能化分论坛,武汉经开区总经济师朱晓寒作主题演讲,推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武汉)示范区。
武汉经开区是“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区,叠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五大国家创新使命。
其中,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是国内第六、中部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国内最早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发布全国首个城市级智能网联道路建设标准。
经过几年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已建成“开放+封闭+仿真”三位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体系。
“今年年内,我们将投用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朱晓寒在演讲中透露,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占地1312亩,建设10大测试区、搭建130种测试场景,按照国际汽联一级赛事标准,规划、建设湖北省第一条国际二级赛道,可举办F2级汽车赛事。
目前,武汉经开区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669.6公里,是中部首个全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区域,区域内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武汉经开区打造的车城网平台建立起城市级数据融合底座,数据将对示范区内企业开放,为智能网联测试、应用、运营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车城网平台入选国家两部委‘双智’协同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方面,中国车谷走在全国前列”。朱晓寒介绍,武汉经开区规划了6大类、15个应用场景,东风悦享在军山新城累计投放50辆自动驾驶小巴开展7×24小时常态化接驳运营、累计里程过百万公里,支持百度萝卜快跑投放2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打造全球最大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在去年10万单商业化运营基础上,今年要做到100万单。
“昨天,武汉市第六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通过专家评审,自动驾驶汽车将从中国车谷出发,过汉阳、跨汉江、穿汉口,驶上高速公路、驶向天河机场。”朱晓寒表示,今年年内,武汉经开区将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立法调研工作,推出3个车路协同建设的行业标准,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包括无人出租、景区观光、智慧公交、末端物流、智慧停车、自主泊车、智慧文旅等。
“构建‘生态链’、打造‘朋友圈’,武汉经开区一直在行动。”朱晓寒介绍,目前,武汉经开区推动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发展,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2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携手130余家企业组成“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商业化运营等各环节的全产业链条体系,产业集聚和创新生态逐步形成,成为全国少有的具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的区域,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综合服务能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
朱晓寒表示,在“十四五”,武汉经开区将以军山新城为核心,探索智慧场景、打造开放生态,建设一座人与科技充分互动的“未来之城”、一座依托无人科技充分赋能城市各业态的“科技之城”、一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智慧之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