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雄伟的大桥英雄的兵。在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起,便有一群手握钢枪的官兵驻守在江畔桥头,时刻守护着大桥安全。
6月6日,湖北、江苏跨省联动举行“同饮一江水、共护两座桥,奋进新征程、兰台谱新篇”——庆祝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护桥部队官兵正在武汉长江大桥公路路面巡逻,当班巡逻组组长张中钰讲述了大桥守护者的故事。
“一代又一代守桥官兵用最高标准、最佳形象、最严要求确保了武汉长江大桥的绝对安全,也形成了‘为国戍桥、爱民护桥、铁血守桥、青春献桥’的大桥卫士精神。”张中钰说。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高80米,宽25.2米,在这八墩九孔上,官兵们用脚步丈量忠诚,用汗水浇灌使命。夏天,桥上骄阳似火,脚下蒸气如笼,桥面高温达50多摄氏度,他们为了站好每一班岗,常常汗流浃背,前胸后背都留下大片被汗水浸染的盐斑。一到冬天,江风刺骨,犹如刀割,大家一个个脸冻得通红,手上全是冻疮,很多人还留下了关节炎、风湿病等痼疾,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他们无怨无悔地将青春融进大桥,在寒来暑往中站成了大桥的“第九座桥墩”。
66年来,先后有1万多名官兵在大桥站过岗,其中有4对父子、8对兄弟。胡铁舫在部队23年,转业到地方后,又把独生儿子胡勇送到了部队,并请求把他分到大桥上站岗。战士刘斌,入伍前是一名收入丰厚的公司经理,他和父亲刘必党、伯父刘必农都是守桥兵的一员,16年里留下一家两代三人守大桥的佳话。
面对突发情况,官兵们从不退缩。2012年7月23日,哨兵苏成红正在执勤,他突然发现一块数百斤重的钢坯从列车尾部车厢摔下来,横在距哨位10米远的钢轨上。此时列车马上就要到了,情况万分紧急!他一个箭步跳过去用力一搬,沉重的钢坯纹丝不动,而周围无人能帮忙。他来不及多想,一个卧倒,双脚蹬住枕木,用肩顶住了槽钢,一寸寸地向前挪动,而坯钢上锋利的钢刺如一把把小刀划破了身体。苏成红用尽了全力,终于把钢坯推离轨道,鲜血染红了他的警服。当他滚到安全地带的刹那间,一辆满载乘客的高速列车鸣叫着呼啸而过。
“一天天、一年年,默默无闻的坚守与付出,我们为成为一名大桥卫士而自豪和骄傲。”张中钰坚定地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曾雅青 通讯员 袁作军 陈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