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阳千余“红马甲” 奋战“三夏”田地间 为秧长麦收保供电
湖北日报 2023-06-04 19:08:34

“三夏”时节,荆楚田园麦浪翻滚,收割机“卷浪吐金”,插秧机“步步生苗”。

6月3日,襄阳市536万亩小麦完成收割,当地正积极组织小麦烘干晾晒工作,确保颗粒归仓。为降低连日阴雨带来的影响,国网襄阳供电公司组织17支“鄂电红马甲”党员服务队开展田间延伸服务,排查解决各类隐患180余处,上门服务500余次,确保“三夏”期间用电安全可靠。

小麦喜收镰 不惧连阴天

6月4日,襄州区天赐香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农户送来的小麦经大型筛分机筛选后,被源源不断地传送到烘干机里。

“烘干机转起来就不怕连阴天了,每天能烘干50万斤粮食。”合作社负责人吕勇军说,合作社对3000余户社员的小麦进行订单收购,为此,今年5月新增了一条生产线,生产用电急需增容。

了解到企业用电需求,国网襄州区供电公司网格经理武光权指导吕勇军通过“网上国网”APP提交申请,同时为合作社增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流程,提前一周为项目接好电源。

白天,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房前屋后晾晒新麦;晚上,粮食加工厂灯火通明,烘干机24小时作业。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靳家湾村,村支书靳志良满心欢喜:“头一天刚申请烘干机用电报装,第二天粮站烘干中心就通上动力电,村里4700亩小麦有了硬核保障。”

为满足“三夏”生产需求,今年,襄阳市粮食烘干设备同比增加50%以上。国网襄阳供电公司1074名“鄂电红马甲”主动上门,对涉农线路和设备开展“白+黑”红外测温,对易发热点实施精准监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近田输电线路巡视,加装电缆智能标桩,保障大型农机安全通畅进场作业。

服务走在前 监督到田间

秧苗青青,田水丰盈。6月2日,宜城市郑集镇金铺村八组新打的机井接电成功,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清澈的水缓缓流入田间。

金铺村是宜城市优质稻主产区,全村优质稻基地面积达6000亩。5月初,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提前谋划,为该村八组新架设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和新线路,方便群众抽水排灌。

“机井一打好,‘鄂电红马甲’们就帮我们通了电,水抽上了,秧苗也插上了,美得很!”面对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纪委工作人员“田边监督”回访时,金铺村村委会干部王远英为电力网格员们竖起大拇指。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清廉实干作风建设,“三夏”生产期间,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纪委将监督“探头”伸向田间地头,组织监督员关注群众用电诉求办理进展,倾听老百姓心声。

截至目前,国网宜城市供电公司纪委通过“田边监督”,共监督涉及“三夏”生产抽水灌溉报装、乡村振兴等业务22件,不断提升基层供电所服务水平。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张宵祎 通讯员 李锋 黄文浩)

责任编辑:祁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