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龟山镇 :“三链”联盟 助推基层治理大提升
麻城乡村振兴 2022-11-22 15:07:3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以来,龟山镇建立“党建链+产业链 +服务链”为基础的 “三链联盟”,产业发展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组织覆盖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通过党建引领带动特色产业和基层服务,实现“党建+产业+服务”整体联动,助推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

强化基层战斗堡垒   筑牢“党建链”

“请出示一下您的行程码和健康码,下车扫码做好登记……”龟峰山高速查验口临时党支部书记喻良正率领两名党员和派出所民警、镇直机关单位志愿者、医生对过往的每一名驾乘人员进行筛查、登记,确保“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连续300多天筑牢龟山镇疫情防控外防输入防线。

像这样的“一线”支部全镇还有10多个,它们分布在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各个行业、领域,镇党委通过五级联创“党委+片区联合党委+总支+支部+中心户”,一联十户,让每一名群众都加入一个或者多个组织,每一名群众都在组织中找到位置发挥作用,实现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入党积极分子、乡贤沈攀峰、陈丽夫妇二人利用自身所学的电商知识从武汉返乡创业,无偿将非遗根雕文化展厅捐出建设为红星之家,并提供文艺演出、婚庆、电商培训小课堂等具有乡土气息的服务,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网红”。“我们是个三村合并的村,村级情况复杂。但是我们的党员着实令人感动。山上出现火情,等我赶到现场,火已经被党员应急先锋队扑灭了。疫情形势严峻,各塆组设卡口,党员们又主动站出来承担值班登记……”提到村里的“党员先锋突击队”,磨子山村党组织书记王礼河无比自豪;熊家铺村妇女干部邹亚兰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至今,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参与龟峰山高速查验点执勤。她业务能力强、任劳任怨,善于做解释和劝返工作,为构筑疫情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拼尽全力,得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她还积极向组织靠拢,在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发展茶叶特色经济   做强“产业链”

“在省妇联驻点帮扶下,我们成立茶叶育苗专业合作社,去年年底一共培育了鄂茶一号、黄金芽等优质茶苗五六十亩,可育苗1200万株、新发展茶叶基地3000亩,带动周边约120名脱贫人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达5000元。”正在田间带领群众移栽成熟茶苗的新屋垸村党组织书记刘为升说道。

据悉,今年以来龟山镇以“党建链”覆盖“产业链”,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村集体、市场主体、群众多方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产业建在家门口、实惠装在群众口袋里。金利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原有厂房进行改建,并对沿线5公里160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引进自动化设备20余套,项目坚持投产后可年产优质绿茶、红茶达10万斤;磨子山茶文化产业园围绕加工厂打造集种植、加工、茶文化体验三产融合产业园,带动熊家铺片区及周边2000余户茶农年增收800万余元;铺头坳村两委投资70万元在龙门坳建起860平方米的竹工艺加工车间,由村委会牵头建立“村集体+经营主体+农户”的麻城市龙门竹器加工合作社,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和现代工艺,把100多种竹制产品与茶叶产业和旅游文创产品结合,当年可实现创收100余万元,迅速成长为全镇发展竹制品产业的龙头。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延伸“服务链”

“你好,我是龟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对比,麻烦您回忆一下去过的地方,感谢配合工作。”凌晨12点,龟山镇矮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还亮着灯,村“两委”正联合“五会一队”成员开展区域协查线索核查工作。龟山镇采用“大数据+大脚板” “红色代办”等服务方式,在各村党组织牵头号召下,在家大学生、退役军人、乡贤、“五老”自发组织为“五会一队”自治组织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对各塆组进行地毯式排查,广泛应用“大数据+大脚板+小喇叭”工作模式,反复核对户籍人员、常住人员、应检人员、已检人员,逐人逐户“过筛子”,全力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不漏一人、应检尽检。


开发出智慧龟山APP,群众可在家中扫码提交解决问题,健全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党员“跑单”机制,实现民生事项“掌上办”“码上办”,已办理事项近2300余件,办结率90%以上,实现了两提两降:群众办事效率和便民程度提高了,办事周期和办事成本降低了,平均办事周期缩短3个工作日,70%的便民事项可以网上办。群众夏艳明感叹道:“以前我们办个事都要去镇里或者找村里,现在实现了家门口就能办理,在外面打工的孩子也放心了……”


同时充分发挥家规家训、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公序良俗作用,通过 “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垸组”“十佳工匠”“十佳乡贤”评比,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群众参与热情和认同感、荣誉感更强,村级发展与环境好坏跟大家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愿意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磨子山村聘请有丰富经验、有热情、有能力、有魄力的“四有”党员为组长,组建起68人的“平安联防队”,佩戴红袖标,走村串巷进行治安防范、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宣传活动,进一步充实了村级治保力量;铺头坳村“五老和谐会”成员蔡世珍、何明朝利用在村工作三十余载的工作方法,秉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信访十多起;花桥河村“平安联防队”联合镇派出所为每家每户免费安装摄像头,村民凭一部手机就能看到整个塆组的实时监控。

“党建链”串联起了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产业链”串联起了市场主体和新型农民,“服务链”串联起了政府职能和办事群众。龟山镇以“三链”为依托,全力攻克队伍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实事三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子。

责任编辑:赵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