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直播现场
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就出现。遗憾的是,很多人对它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11月17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视频直播栏目《名医来了》,特别邀请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与老视专科主任王勇,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主任周莉,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主任彭婷婷,教您如何“人老眼不老”,全国25.4万名网友观看了这堂视频公开课。
超2亿人同时患老花眼和白内障
“人老了,身体机能随之下降,我们的眼睛也不例外,这是不可阻挡的过程。”王勇院长解释,白内障、老花眼是困扰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问题就出在晶状体这儿,它在瞳孔后方,透明且有弹性,一旦开始老化、浑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坏了,难再拍摄出清晰的照片,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视物模糊、视物发暗、视力下降、眼前固定黑影、畏光、眩光、重影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白内障、老花眼人群多么?直播现场,周莉主任分享了一组数据: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据估算,我国超过2亿的老年人同时患有老花眼和白内障。
彭婷婷主任也表示,从该院门诊情况来看,两种眼病在逐年增多,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据刚发布的《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显示,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频率和时间增加,我国接受常规白内障手术的平均年龄约为70岁,而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花眼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年龄则提前至55岁左右。
飞秒联合三焦点晶体一步到位
患上白内障,很多人认为滴点眼药水就行。彭婷婷主任辟谣,“晶状体一旦混浊,就像煮熟的鸡蛋清,无法逆转回到清澈的状态,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
一说起手术,网友的各种担心就来了。“这类手术很成熟,安全性较高。”王勇院长介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通过飞秒激光完成,实现“无刀化”,切口仅2-3毫米,医生将发硬、混浊的晶体乳化、吸出,重新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手术全程10分钟,无需缝合,基本没有疼痛感,第二天就能恢复视力。
“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晶状体可满足全程视力需求。”周莉主任介绍,人工晶状体是非常精密的光学部件,从过去单焦点、双焦点,到现在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解决白内障的同时,还能同步治疗老花眼、近视、远视等问题。即使是散光,国内上市的散光矫正型自然视觉三焦人工晶状体也能“一步搞定”,做到远、中、近视力全程清晰,走路、看电脑、做家务、读书感觉都很舒适。
“据该院数据,患者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的远、中视力大于0.5的占比约94%,术后近视力大于0.5的占比91%左右,效果非常明显。”彭婷婷说。
为每位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已为超过10余万白内障患者成功完成手术,这背后是技术和团队实力的支撑。”王勇院长表示,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关键是“量体裁衣”,根据患者的眼球参数和个人需求来定制人工晶状体,就像买衣服、鞋子,尺码要合适。更重要的是根据患者的生活、工作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满足最核心的用眼需求。
有网友担心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是否能手术。周莉主任表示,基于此前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发布的《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数据显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与正常患者无明显差异。只要在术前控制好各项指标,由专科医生诊断符合手术条件后,即可手术。
彭婷婷主任提醒,50岁以上的市民,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做白内障筛查,患者有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人群,除了裂隙灯检查,还应增加眼底检查、眼压检查、视力检查等眼部体检项目。对于白内障,目前并没有一劳永逸的预防方式,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在紫外线强的地方旅游、工作可戴墨镜保护眼睛。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朱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