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红色美丽村庄行 | 大将故里 红绿严河
湖北日报 2022-11-03 11:03:36

严河村位于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西北部,是徐海东亲属烈士陵园所在地。徐海东是建国后授勋的10位开国大将之一,身经百战,功勋卓越,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近年来,严河村借助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契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形成鄂豫边区红色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红旅特色,走上红绿融合发展之路。

从大悟县出发,沿着宽阔的省道一路向东,不久便到达徐海东大将及亲属烈士纪念馆门前。沿着长长的阶梯拾阶而上,台阶尽头一匹白马腾空而起,马背上的徐海东神情坚定,凝视远方。这座高13.5米的将军骑马雕像,多年来虽历经风吹雨打,仍不失沙场点兵的豪迈气势。

群众心中的“徐老虎”

1900年6月17日,徐海东出生于大悟县夏店区徐家窑(今大悟县新城镇)一个六代窑工家庭。1925年4月,当了11年窑工的徐海东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时任河区农民自卫队大队长的徐海东返回徐家窑,以窑工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八七会议”后,徐海东在窑工中秘密发展党员,先后在徐家店、上屋湾和邓俞咀建立党支部。1927年11月,奉黄陂县委命令,徐海东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支援黄麻起义。

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徐海东骁勇善战,被群众亲昵地称为“徐老虎”。他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师长。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清剿”。徐海东同鄂豫皖党和红军的其他领导人一起,集中留下来的部队,重建红二十五军,先后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师长、副军长、军长。

1934年,徐海东指挥红二十五军告别鄂豫皖苏区,实施战略转移,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牵制了川、陕、甘边界的敌军,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先导。

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率先到达陕甘苏区,与陕北红军会师,巩固和扩大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征过程中,徐海东屡战屡胜,鲜有败绩,红二十五军成为所有长征部队中兵力总数不降反增的一支队伍。

峥嵘岁月铭记红色精神

“从纪念馆门口到雕像,一共有110级石阶,代表着徐海东大将出生至今走过的岁月。”徐海东大将及亲属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周蓓介绍,2010年,为纪念徐海东大将诞辰110周年,这座纪念馆得以修缮重建。纪念馆内还建有徐家烈士墓和纪念碑,饱含世人对徐海东大将及其亲属的悼念之情。

在馆内纪念碑上,刻有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光荣流血”四个大字,但“流”字右半边少了一点。

周蓓介绍:“在大革命、抗日战争等时期,徐海东亲属先后有73人为国捐躯,可谓满门忠烈。徐家人为中国的革命流干了血,徐向前元帅在题字里故意把这一点拿掉,是希望今后流血牺牲少一点。”

63岁的徐锋是徐海东的侄孙,回忆起从小父亲给他讲的祖父、叔祖父们的革命斗争故事,他觉得每一个英雄故事都充满了先辈们的血性,令人敬仰。徐锋说,自己的母亲王金荣是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弥留之际还教导他们,“国有英雄不愧为国,家有英雄不负为家,希望后辈时时缅怀徐家为革命牺牲的先烈,继承遗志,发扬革命精神。”

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严河村在保护红色场馆的基础上,以烈士纪念馆为主线,投资新建红色文化长廊、将军窑、臭豆腐坊、将军乐坊,在村主干道两侧路灯上悬挂“大将故里,红色严河”将军画像和展示牌,让严河村红味儿更浓。

在旧纪念馆的对面,一座新的红色展览馆傲然耸立。这座红色展览馆是由徐海东大将的女儿徐文惠女士筹资修建而成,从多个维度展示徐海东大将的人生经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中。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孝感市政协、大悟县政协和市县史志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红色史料书籍《光荣流血——徐海东和他牺牲的亲属们》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通过29篇人物传记、回忆录等记述徐海东牺牲亲属中的26名烈士,真实再现烈士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光荣流血的感人事迹。

借“红”发力绘就新严河

2022年是徐祥在严河村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23个年头。多年来,他带着村民们开垦荒山、修路架桥,见证了严河村的成长。

在徐祥眼中,严河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借“红”发力,依托大悟县农旅融合党建示范带,将原来的老村部改造成可接待200余人的“人民大食堂”,让游客在“吃一顿小米饭、唱一首红军歌、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将军墓”中感受革命传统,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红色旅游让我们的荷包鼓起来了!”严河农庄李贤斌高兴地说,借着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东风”,村里引导村民们发展农家乐,村民们吃上旅游饭,每家年收入可达10万元。

除了旅游业,严河村还积极发展其他特色产业。按照“镇整合、集中建、村受益”的思路,村里成立严河村集体经济公司,以村集体扶持资金入股腾辉畜牧养殖基地、紫竹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截至目前,腾辉畜牧养殖基地现有种猪2400头,合作社也已建成300亩的紫竹、金果种植基地。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群众年总增收将超过210万元。

响应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号召,严河村投入100多万元修建文体广场、游客驿站、休闲廊亭,绿化、亮化、黑化、美化沿线公路,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切实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党群服务中心旁新建的群众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村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村里还开展“十星文明户”“最美严河人”“好婆媳”等典型评选,选树十几年如一日尽心照顾老人的“好媳妇”陈院平等楷模,用身边的榜样引导思想观念和文明习惯的转变,村风村貌得以改善。

“同时,我们设置了10个公益性保洁岗位,让村民自觉呵护严河的绿水青山。”徐祥表示,村民们荷包暖和,村容村貌也变好了,村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延伸阅读:

做强做好红旅文章

大悟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十大将军县之一。近年来,先后有4个村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大悟县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红色引领、产业迭代、乡村蝶变、城镇更新、改革攻坚、美丽创建”等“六大工程”,以“六抓”为举措,落实“六个一”具体任务,高位规划、高位推进,做强红旅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高位推进抓落实。坚持红色美丽村庄“四高”标准建设,把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纳入抓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高起点推进,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的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部长具体抓落实的工作专班,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月一调度,定期督导推进情况。高标准规划,立足实际,一村一方案、一村一规划,聘请专业规划团队,科学合理制定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总体编制规划。高质量建设,结合总体编制规划,逐村制定县级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做到上下一心、整体联动,齐心协力高质量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赓续红色抓载体。聚焦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按照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原则,深入挖掘红色村庄资源,深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错位发展,彰显红色特色。芳畈白果树湾精心打造经典红色现场教学点,用心讲好“红色大悟山、抗战小延安”的革命故事;宣化店河西村以“重走突围路、传承革命志”为主题,打造“室内受教育、户外有体验”的整体效果;新城镇严河村以徐海东大将纪念馆、吕王镇刘院村以刘华清将军陈列室作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红色精神,培育爱国情怀,形成鄂豫边区红色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红旅特色。

创新模式抓融合。坚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孝感市乡村振兴“三项行动”紧密结合,整合红色村生态体验、民宿、农家乐等功能要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芳畈镇白果树湾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突出红色文化主基调、彰显绿色生态主色调的旅游乡村;宣化店镇河西村探索“红+绿”、“红+乡”模式,创建红色旅游小乡村;新城镇严河村以“两馆一河一基地”为基础,着力建好两堂两场两中心,走红绿融合旅游发展之路;吕王镇刘院村发挥本地电商直播人才作用,积极挖掘现有花生、道地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积极探索“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电商直播”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壮大产业抓特色。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根本之基,积极推行“红色产业先导、绿色古色产业配套”的红色美丽村庄“大悟方案”。不断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条,打造集“旅游体验丰富、商业模式清晰、经济效益明显”于一体的红色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创建“红色记忆走廊”,打造“红色追忆之旅”,串联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红色研学点和红色拓展训练基地,带动集体经济和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将红色资源融入传统工艺和农业生产中,把文化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近年来,红色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年旅游量达150万人次以上,逐步形成了“红绿古+文旅游+产业促+服务购”发展格局。(悟组轩)

责任编辑:刘志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