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产业新区到魅力新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30年回眸
湖北日报 2022-10-15 07:50:09

三十年前,掇刀还是人口少、像样企业没几家的荆门城乡接合部。

三十年后,长城汽车、福耀玻璃、玲珑轮胎、李宁、格林美、亿纬动力、恩捷、新宙邦、科达利、亨迪药业、固润科技、楚大智能……一大批享誉业界的明星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为荆门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注入磅礴动力。

三十载奋斗,汽车、锂电、化工三大千亿产业呼之欲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用全市不到5%的国土面积、不到15%的人口,贡献了全市60%的区域税收、70%的进出口总额、72%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在全国173个国家高新区中,荆门高新区异军突起,排名从成立之初的百名开外,到2019年跃升至第53名、省内第4名。

随着产业集聚、人口骤增,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加速产城融合步伐,完善教育、医疗、购物、娱乐、养老等公共服务,昔日的城乡接合部悄然蝶变成一座宜业又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物流中心。

汽车锂电化工三大千亿产业呼之欲出

开着坦克架着炮,越野皮卡荆门造。不在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上的荆门,15年前就萌发了造车梦。

2007年,福耀玻璃在掇刀建厂,汽车玻璃从此有了“荆门造”。10年后,掇刀引进国内轮胎行业领军企业玲珑轮胎,再次挺进汽车产业链。

2020年10月,投资60亿元的长城汽车荆门整车生产基地落户,随着去年首辆“坦克500”下线,荆门造车梦成功实现。今年8月,荆门高新区又与长城汽车签订新车型项目,计划新增3款车型,确保未来实现30万辆整车销量。

一轮明月引来满天繁星。长城汽车落户后,精诚工科、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等33家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零部件产业园从一区扩至五区,占地面积超过1500亩。

预计2022年,荆门高新区汽车产业产值可突破120亿元,2025年将突破600亿元,成为湖北沿江汽车产业走廊的重要支撑。

走进亿纬动力车间,只见一节节电池如同长了脚一般,在生产线上“行走”自如。现场负责人范雪峰介绍,截至今年8月,亿纬动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形成产能52.5GWh。随着亿纬新建工厂的相继投产,预计2025年产值830亿元。

在格林美荆门公司展示室,一瓶瓶从电子废弃物上回收的钴、铟、镓等金属物,让人印象深刻。格林美2003年落户掇刀,2010年至2020年,共循环再生钴资源3.6万吨,相当于“开采”(节约)1336万吨原钴矿。目前,荆门格林美形成1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今年前8个月,公司产值突破200亿元。

在两大巨头牵引下,新宙邦、恩捷、科达利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全区云集锂电产业重点企业21家,形成了一条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龙头引领,一串成链。“十四五”末,该区锂电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600亿元,跻身全国锂电第四极。

该区以荆门石化为依托,组建全省第二家专业化工园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引进了盈德气体、润都制药、东方雨虹、科顺防水等知名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石油炼制及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轴,以碳一化工、精细化工为两翼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去年,园区实现产值412亿元。预计“十四五”末,园区产值将过千亿元。

30年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产业从“石化独大”到汽车、锂电、化工三业鼎立,虎虎生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亿纬动力现代化的锂电池生产线。

从产业新区到产城融合之宜居新城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10年净增12.3万人,占中心城区新增人口的80%以上,总人口达38万人。

“上班在掇刀,居住休闲在城区。”多年来,由于城市功能配套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进程,掇刀城区在学校医院、住宿餐饮、消费娱乐、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上都比较滞后。

掇刀曾是全市有名的教育“三愁”区,愁校舍、愁师资、愁生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高新区产业集聚,辖区适龄儿童数量以每年1600人的速度增长,该区紧紧围绕打造“与国家高新区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目标, 抓投入增动力、抓改革添活力、抓师资挖潜力。

“最好的地段是学校,最美的房子是学校,最优的环境是学校。”掇刀用硬投入兴教育,筹资 5.5 亿元,新建学校3 所、改扩建20余所,在全国首创农村学前一年免费政策,全区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近九成,掇刀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掇刀石幼儿园作为湖北省唯一幼儿园获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区域推进新样态学校建设,各学校深挖文化内涵,积极探寻学校特有标识,望兵石学校“少年军校”、名泉小学“雅行教育”、十里牌小学“十里+教育”、白庙小学“邮文化”……区域教育呈现出“一所学校一个样,校校都有自己样”的生态丛林式发展新格局。

掇刀把教育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优势资源,在园区建设九年一贯制的高新学校,在荆门职教集团挂牌设立区职教中心,成为亲商重商安商的一张亮丽名片。实行企业领办、园区帮 办、学校统办,打通了企业员工随迁子女和产业工人入学的绿色通道,先后协调长城汽车、亿纬动力、格林美等 20 多家企业随迁子女400 余人入学。

荆门高新学校。

以往,该区医疗机构少、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2016年后,掇刀医疗设施建设进入提速期,投资3500万元建成掇刀人民医院大楼,新增床位300多张。掇刀石、兴隆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改造,与掇刀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争取抗疫国债资金1.61亿元,启动建设9个补短板项目,解决了区疾控中心无办公用房和专业实验室、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阵地等问题。

应对人口老龄化,该区紧紧抓住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契机,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去年5月,总投资4400万元的全区第一个综合性福利院动工,总建筑面积10548平方米,床位250张,将打造一个集特困供养、失能照护、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秉持“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全区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个,探索“养老驿站+专业机构+社区幸福里食堂”的为老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区建成幸福里食堂5个,每天约600名老人进餐。

居家休闲购物也便捷。该区建成了以星球·世界城商业综合体为中心的零售商业圈、以国际汽车城为中心的汽车交易商业圈,掇刀过去低端商家多、品牌商场少,传统商品消费多、文娱消费少的状况明显改变。

更令掇刀人欣喜的是,城区竟然有温泉可泡了。节假日时期,掇刀双泉温泉酒店游客纷至沓来,该酒店今年“五一”开业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在此可享受吃、住、娱、养、泡一体化服务,一泉一景更是让人沉浸难忘,市民可在家门口尽享“诗和远方”。

在配套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针对产业的加速发展,该区还规划建设了29平方公里荆门国际内陆港,将成为该区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的重要支撑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更是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平台。

厂园相间、城景相融、休闲娱乐一体,置身其中,既能感受现代工业的快,也能体会亲近自然的慢,更能感受到品质生活的美。今日掇刀,宜业也宜居。

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红管家”助力基层共治共享

近年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坚持以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和园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双红工程”,即“红管家”构建起“党员全参加、村社全覆盖、群众全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全省全市的区域治理现代化样板区;“红引擎”构建“筑牢红色堡垒、激活红色细胞、培育红色头雁、掀起红色旋风、建强红色家园”的党建模式,推动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

在社区,大力实施“万名党员进村社,人人来当‘红管家’”活动。通过整合下沉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治理力量,组好“红管家”,实行号段编号管理,明确细化工作职责,创新搭建管理平台,全区1.8万名“红管家”挂牌上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创城创卫、社区管理等工作。迄今 ,全区建成“红管家”工作室108个,打造“红管家”服务站338个,领办实事5000余件。

在产业园区,实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红引擎”工程,筑牢共建共享“红色堡垒”,因地制宜打造“红色阵地”,建强党务队伍“红色头雁”,集聚奋斗奉献“红色英才”,培育五星支部“红色尖兵”,设立“党员排头兵”“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

长城汽车与产业链上卓达零部件等15家企业共建产业链党建联盟,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方式共同发展。福耀玻璃湖北公司树立“党员干部是典范,党员班组是五星”的鲜明导向,助推效益提升。目前,全区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55个,应建必建率100%,企业家任党组织负责人占比56%。

“跳出荆门看高新、放眼全国看高新”,荆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掇刀区委书记周俊杰表示,将坚决破除思想中的因循守旧之冰、故步自封之冰、小进即满之冰,用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持续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争当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排头兵!

掇刀区团林铺镇七岭社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荣誉榜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国家火炬荆门高新区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材料)

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国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30年大事记

1992年10月5日

省政府同意建立掇刀经济贸易开发区(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11月6日

省政府批准成立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期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

2001年3月17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县级)。

2001年6月4日

荆门决定掇刀区、掇刀经开区、荆门高新区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

2003年12月4日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

2007年10月9日

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开工。

2008年12月18日

总投资32亿元的李宁(荆门)工业园开工。

2012年7月4日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落户。

2013年12月

经国务院批复,荆门高新区晋级为国家高新区。

2016年1月16日

荆门高新区与掇刀区实行一体化融合发展。

2018年7月6日

总投资54亿元的湖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开工。

2020年10月19日

投资60亿元的长城汽车荆门整车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次年7月,长城汽车荆门工厂首辆新车“坦克500”下线。

2021年11月5日

总投资463亿元的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正式开工。

责任编辑:朱轩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