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个人的十年,可从青涩懵懂的少年蜕变为沉稳大气的青年,而一个城市的十年,可以演绎出一幕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在过去的“黄金十年”里,江夏区紧扣城市发展脉搏,从蓝图到现实,从思变到蜕变,敞开胸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拥抱快速的巨变,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初秋的江夏天高云淡,清风徐来。在江夏区中央大公园里,孩子们在嬉戏玩耍,老人们三三两两在树荫下闲话家常。安居之下,好日子如歌。
环绕蝶湖,倚水而建,占地面积100公顷的中央大公园在城中心密集建筑群中,辟出一方绿洲,供市民休闲,促生态保育。这是武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中央大公园、江南大公园、藏龙岛湿地公园……十年来,市民们见证了城市公园的孕育,“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幸福事。
十年来,江夏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九全嘉国际广场、新中百、联投广场、万豪世纪天街、罗马春天奥特莱斯、沃尔玛、大润发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让市民购物、娱乐有了更多新选择。
规划中的商业建设更是巩固了江夏区的发展潜力。武汉第四家永旺在大桥现代产业园已初见雏形,这里将建成集商场、大型超市、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大型购物中心。十年光景,江夏的大型商业规模,实现了从零到无限的跨越。
谭鑫培公园地铁站出入口,采用艳丽的“中国红”,与近在咫尺的谭鑫培戏楼完美映衬,相得益彰。从这里出发,20分钟到武昌火车站,30分钟到中南商圈,40分钟到汉街商圈,大大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十年间,随着地铁2号线、7号线、8号线的相继开通,江夏成为了首个迈入“地铁时代”的新城区,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
地下长龙呼啸,地上骨骼成型、羽翼丰满。现在的江夏,金龙大街与文化大道共同构筑起核心区的“黄金十字架”;七纵十横的互联互通公路网络,形成了江夏发展的铮铮骨架。截至2021年,江夏区拥有各类等级公路3325.34公里,较2012年增加849公里;水泥路2742.83公里,增加758公里,拥有各类公路桥梁249座。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江夏成功举行。借助军运会契机,江夏市容市貌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仅两年时间,以军运村为先导的黄家湖片区就从一片城乡结合部蝶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边的高档小区纷至沓来。
精雕细琢一座城,破茧成蝶展新颜。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是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奋进有为的十年,却足以留下闪光的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夏区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十年巨变,尽收眼前。
城市客厅、齐心片区等亮点区块,提升了城市发展新能级。高品质市民之家建成投用,竖起了新城区政务服务的新地标。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的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成为群众健身运动的“新场景”。110公里环山环湖绿道,勾勒出生态江夏的“山水走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两个“国字号”名片,持续擦亮。
江夏,一座繁荣宜居、活力四射之城,正大踏步行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
来源:江夏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潜晓宇 杨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