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溶栓”新势力:枯草杆菌纤溶酶
特别健康 2022-09-29 14:41:43

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严重可导致死亡。

我国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心脑血管患病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严峻程度超过所有癌症的总和!

解决血栓问题俨然成为克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为此,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业富及其团队栉风沐雨数十载,在攻克血栓这一难题上步履不停。

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走近王业富教授及其研发团队。

 

国人长寿路上的“拦路虎”

这是一组不容乐观的中国人健康大数据:致死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帕金森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名第一。

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即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2022年6月23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在京发布。年报显示,2019年农村、城市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

记者了解,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王业富教授介绍:心脑血管疾病不但患病人数众多,还存在三高的问题,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费用。

75%治疗后幸存下来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残疾;病人康复后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治疗费用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增长,如未有效控制,到2030年将超过29000亿元,占总体疾病治疗费用的32%以上。

202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以83.4岁平均寿命排名第一,中国平均寿命73.4岁,仅位居全球第83位。无论从患病率,还是致死率来说,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中国人长寿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心脑血管疾病背后元凶:血栓

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微血管。动脉将血液从心脏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可以说,血管能“活”多久,决定了人的寿命长短。

王业富教授形象地说:人体血管总长度达9.6万公里,绕赤道2.7圈,负责滋养周身40-60万亿个细胞。但人体在26岁之后便会产生血栓,并且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当血栓在心、脑等重要组织或器官引起栓塞时,便会导致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血栓的形成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血液中大量的脂质成分,二是血管内皮损伤。

人刚出生时,血管既干净又有弹性。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进食大量高糖高脂食物,导致营养过剩,越来越多的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就像下水道里的水管一样,时间久了会挂上许多污垢。

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不运动、熬夜、酗酒、抽烟等,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让更多的脂质物质得以附着,加快了血栓的形成,阻碍原本畅通的血流。王业富教授补充说。

当前,解决血栓问题主要有四种途径,但都存在着暂时无法克服的缺陷

血管支架、心脏搭桥等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容易导致血管壁变薄,甚至爆裂;

中药保守治疗也因频发安全事故而逐渐被国家限制使用;西药保守治疗副作用大,而且价格昂贵;

保健品辅助治疗只能起到润滑血管的作用,没有溶栓功效。

从本质上讲,解决血栓问题的关键在于“溶栓”,利用何种物质来溶栓,成了科研攻关的重点。

市面上一直缺少一款安全有效的口服溶栓药物来解决国人心脑血管疾病呈现井喷式发展的这一痛点。因此,开发溶栓效率高、出血风险小的新型溶栓药物势在必行。

 

对抗血栓的“湖北力量”

在湖北,有一家致力于“解决心脑血管疾病难题,努力让国人多活十年”的企业——湖北真福医药有限公司。

真福医药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业富团队为核心,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攻关,筛选出了高产枯草杆菌纤溶酶的枯草杆菌Subtilisin-QK菌株(该菌株作为专利菌株保藏于国家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经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超高活性的溶栓蛋白酶——枯草杆菌纤溶酶

枯草杆菌纤溶酶与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纳豆激酶等是目前已知的少数可经口服吸收的蛋白质,是目前己知的活性最高、靶向性最强、安全性最高和溶栓半衰期最长的溶栓蛋白酶,可口服、可静脉输注,是一理想的平台型基药。

王业富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溶栓类物质,枯草杆菌纤溶酶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独有的“产枯草杆菌纤溶酶天然菌株”及“基因重组菌株”,可以通过发酵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

第二,枯草杆菌纤溶酶在具有超高的溶栓活性(1000万IU/g)的同时,还能保持超长的体内有效作用时间(超过16h)

第三,枯草杆菌纤溶酶属于小分子蛋白,能通过口服吸收来靶向溶栓。

目前,蚓激酶肠溶胶囊是临床唯一口服溶栓药。王业富教授团队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枯草杆菌纤溶酶溶栓活性达到蚓激酶的20倍以上,且具有溶栓特异性。

通过几年时间的实验研究,公司跟踪统计并分析了28.7万人的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枯草杆菌纤溶酶对颈动脉斑块、下肢静脉曲张、D-二聚体、高血压、高血脂等指标的有效率均在75%以上。

真福医药负责人表示,枯草杆菌纤溶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公司基于研发和发明专利技术科研转化的功能食品已销往全国,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Ⅰ类新药正处于全力研发阶段。

未来,生物I类新药上市后,势必会为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特别健康记者 向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