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1年10月11日,刘燕燕作为湖北省第八批第二轮援疆医疗队的成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跨越祖国东西,行程三千多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部边陲——新疆博州。援疆工作大半年来,她像一粒“石榴籽”在援疆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刘燕燕援疆工作期间照片1(省宣供图)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
刘燕燕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一线。肩负母儿两条生命,她练就了扎实的临床技能。援疆以来,针对“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这一产科难题,她创新性地提出“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成形术”手术缝合技巧,为产科大出血的救治提供了“保留子宫、挽救生命”的新思路,让多位孕产妇转危为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进一步扩大惠及人群,她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到全州两市两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技术明显降低了产时产后出血风险,显著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大大增强了危重孕产妇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以反复实践为基础,她进一步深入创新,将该技术申报国家专利,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矢志创新,勇攀高峰
寒鸡不待东方曙,唤起征人踏月行。踏上博州这片土地的第一天,刘燕燕便带着一种急切,一种紧迫,积极与博州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对接。查看产科建设资料、制定继续教育计划、钻研临床技能,刘燕燕有的放矢地忙碌起来。
刘燕燕援疆工作期间照片2(省宣供图)
工作十二年,刘燕燕救治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计其数,实现了十二年急诊执业生涯零投诉、零医疗差错、零医疗事故的执业成绩。来到博州以后,她按科室制定教学计划,每月举行两次以上的专业知识讲座和临床实践操作培训。工作中,她善于将发现的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针对大家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惑,她带领大家逐个打通难点,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将临床中发现的疑难病例一步步抽丝剥茧,以更缜密的临床思维来研究科学问题。在她的指导下,近半年受援医院产科医生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篇。
一颗红心,情系边疆
看门诊、做手术、教学查房、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下乡义诊、组织学术会议、协调后方资源……
刘燕燕援疆工作期间照片3(省宣供图)
作为一名湖北援疆医生,刘燕燕同志不仅扎实融入受援医院各项工作,还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开设了博州地区首个胎儿医学门诊。该门诊开设后,以前需要转诊的孕妇,现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优生咨询和产前筛查,为该地各族孕产妇提供了专业服务。
除了以高超的医术服务博州群众外,刘燕燕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结对子、师带徒”,提高医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方面的水平。目前,她带教的3名本地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开展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出血重症孕产妇的救治。
“边疆的患者不容易,尤其是偏远农村来的患者更不容易,我们能加号就尽量给病人加个号,能多解释一句就给病人多说一句,语言不通的还可以画图,只要我们多理解一点,病人就会在困难中感觉到温暖。”在临床教学上,刘燕燕总是对学生说。
温暖是相互的。援疆工作期间,刘燕燕总是收到来自各族群众的锦旗、感谢信。让受援地各族群众少跑路、少受罪、少花钱,让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刘燕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萌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