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胡茂新
党建知识一键了解、组织生活“云端”直播、党务村务网上公开、田间管理一键开启、家人健康远程监测,如今这些“高大上”的操作,已走进鹤峰县太平镇中坪村,成为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生产生活的有力助手。
今年,中坪村以乡村数字化平台为载体,投资10万元搭建“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云平台,结合实际设置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群众监督”等功能板块,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发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数字+党建”组织力量倍增
数字乡村建设提速,党建工作添“智”提“质”。中坪抢抓数字乡村示范点的机遇,让党建飞上“云端”,“数字+党建”取得明显成效。
“中坪村有41名党员,有的在外面务工经商,组织难、管理难。”村党支部书记田际星说,“现在工作任务都是在APP上点对点安排到人,工作进展‘随手拍’‘随手记’,进展缓慢的系统自动提醒,干得怎么样随时看得见。”
数字乡村云平台把“三会一课”、理论学习、工作纪实等党组织业务搬上云端,集成视频会议、学习推送、工作安排、实时监测、跟踪反馈等各项功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整合利用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自动向党员推送学习资料、收集反馈学习情况,让广大党员随时随地学,流动党员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田际星说,“依托平台资源,让流动党员远程参与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上党课、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等,使得党支部管理党员、发动群众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显著提升。”
“数字+产业”发展动能更足
产业兴,百姓富。站在中坪村郑国荣烟叶种植基地地观景台,眼前,近300亩烟叶长势喜人,在阳光下绿得发亮。过去因技术不到位,田间管理粗放,产量上不来,卖相也不好,数字乡村平台搭建后,中坪村及时推动数字农业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通过在种植基地安装高清摄像头,加强种植全过程管理,对烟叶长势时时监测,实现精细化管理。
“雨天不方便出门的时候,只要在家打开APP,就能清楚地察看烟叶长势,发现叶子发黄、爬虫,可以第一时间截图发给镇上的农技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及时处理。”郑国荣拿出手机开心地说道。
在中坪村,享受数字红利的还有太平红盛养殖专业合作社,随着数字乡村平台的开通,合作社只需一张图片就可以通过“专家远程看诊”解决养殖难题。
“以前请专家上门指导,时间长、路程远,我们等得也心慌,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快速得到解决,非常方便”红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庆红介绍说。
行走在中坪村,像这样的数字化农业生产基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村内现有的200亩珍稀苗木基地、30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都已链入全村数字乡村云平台。全村产业发展纷纷步入“云端”实现高速发展。
“数字+治理”平安乡村突显
中坪村作为太平镇的口子镇,325省道与鹤桑公路在村内交汇,与湖南省桑植县五道水镇接壤,每日往来村里的人流量大,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不小压力。随着数字乡村云平台的搭建,乡村治理板块实现对网格、人员、事件、监控的可视化应用,全村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您这边只需要通过微信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到平台,我们这边就会马上处理。”7月25日,中坪村驻村尖刀班长胡吉武正在在云平台疫情防控板块为返乡村民解答政策。“以前周一上午是最忙的时候,两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随着云平台的引入,返乡查询、信息报备一个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驻村工作队长胡吉武说。
通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更加高效协同。在中坪村云平台电子大屏上涵盖了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数字网格”模型,实现了对村情民生的“全天候监测、多维度记录”。群众用手机随手拍下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可以上传到数字平台进行曝光;村干部通过数字平台可以看到村民家门口的卫生状况……数字乡村平台让乡村治理更规范、百姓生活更宜居。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我们通过线上评比选出‘红黑榜’,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村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中坪村党支部书记田际星说。
中坪村党支部依托数字乡村平台建设,通过平台中的曝光台、大喇叭、随手拍等功能,进行线上“红黑榜”公示,推进乡村共治共享。
眼下,随着平台的推广普及,村民皆可通过手机登录,进入平台了解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在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村“两委”和尖刀班对垃圾乱倒、车辆乱停、柴草乱堆等不文明行为的监督更加便捷,辖区内的交通事故、矛盾纠纷、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异常情况都能及时抓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也更加及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