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咏、通讯员刘文波)6月15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大院社区的老居民杨九明,对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队长蒋红艳饱含深情地表达感谢:“护学有你,交通执法有你,社区摩托车换牌也看得到你,你们穿上警服在街上一走,在我们社区一站,我们就有了安全感!”
群众表达感谢
当日,孝感市公安局组织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孝感获奖代表到大院社区进行宣讲,大院社区的居民通过与英雄模范面对面的交流,对警察的信任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也更放心了。
英模代表
燕子衔泥,坚持为民办事
蒋红艳是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女子中队中队长。在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蒋红艳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忠诚,是公安民警天然的基因密码,也是我们最基本的追求”,在蒋红艳的学习笔记中写着这样一段话,“讲忠诚,就是关键时候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她还常对队员说:“为群众做事就如燕子衔泥,要一件件做,要一天天坚持。”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在安排勤务工作任务时,交警支队领导考虑女子中队仅有18名女同志,计划安排相对轻松的工作任务。蒋红艳主动找到领导,要求承担城区8个执勤卡点值守任务(每天需安排16名警力上路执勤)。来不及思考、容不得迟疑,蒋红艳带领女子中队全体战友第一时间奔赴城区卡口。检查车辆、核对身份、检测体温,18名女警、8个卡点,日夜相伴、风雪无阻,没有下班、只有换班。
在勤务工作期间,中队6名队员被隔离在家、4名队员突发病症无法上岗,本就紧张的警力越发捉襟见肘。每次出现人员短缺时,蒋红艳总是挺身而出,在站完自己6小时勤务岗后,又代替其他队员执勤。有一天,大夜班缺一名警力,她毫不犹豫顶了上去。早上交班后,又马不停蹄赶往大队领防护物资,清点、分发,送到各个卡点。送完最后一包口罩,已经临近接下午班的时间,没空吃午饭,就着开水塞了两个小面包,她又站到了晚上。
蒋红艳1993年入警以来一直从事一线路面执勤工作,近30年如一日,这在不仅在孝感交警系统,就是在全省交警系统,也是少有的。作为一名女交警,她有多次机会可以选择转为内勤岗位或轮岗到其他警种,但她依然选择了热爱的一线交执勤岗位。有同事这样打趣劝她,“你个女同志,干路面执勤哪拼得赢男同志。”她说:“谁说女同志拼不过”。
为消除老城区中小学校门前出行安全隐患,蒋红艳在主城区创新组建“红燕护校队”,推行“警校家”管理模式,由1名女警和老师、保安、轮值家长共同值守“护学岗”,工作经验在全市公安推广。她还36次走进校园,自创“青春手册”交通手势舞蹈和编排有趣小游戏,讲授“交通安全课”20余次,生动活泼的授课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解决城区主要路口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她发放宣讲交通安全宣传单及提示卡4万余张,面对面宣讲交通安全知识5万余人次,有效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十年训犬,磨剑履立战功
同时进行宣讲的,还有孝感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安检排爆副大队长管庆凌。他向社区居民讲述的,是自己与警犬中队的故事,是他和明星搜爆犬“马刀”的故事。
管庆凌是孝感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犬中队负责人,他深知任重而道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钻研,近六年来他一人训练出治安犬、追踪犬、搜捕犬、物证搜索犬、搜毒犬、搜爆犬等六条不同科目工作犬,参与破获多起重大要案,出色完成了12次重大级别安保任务,排除危爆等安全隐患26次,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标兵个人”。
他勤学多问,从省厅领导到省内同行、民间爱好者,他都一一请教,为了保障和提高警犬工作能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训练,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提高警犬适应能力,山地、村庄、广场各种复杂场地都有他和警犬的身影。训练中被犬划伤和误伤已成为常态,注射狂犬疫苗更是家常便饭,领导问到怕不怕,他经常笑着说:“我已经具备狂犬病疫苗的长期抗体了,百毒不侵”。
2019年9月11日,在北京执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勤务间隙,他正在驻地犬区喂食,隔壁犬笼突然损毁,一头大型犬破笼而出,管庆凌一边大声警示周围队员带犬散开,一边忍痛上前将其控制后移交给闻讯赶来的带犬民警,及时避免了一次勤务事故。手臂上因训犬落下的伤疤每次被家人看到都心痛不已。为了提高警犬工作的连贯性,他经常放弃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守在单位,把每条警犬当做孩子一样来驯养。妻子作为铁路职工,长期在外奔波,夫妻两地分居,有时年幼的儿子无人看护,周末休息他就把孩子带到支队和警犬一起照顾。
自2012年从事警犬技术工作以来,管庆凌以训促战,战训合一,主动与基层办案单位保持合作,学习现场勘查,更好地将警犬技术在实战中使用并多次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5月25日,他被公安部、人社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英模代表
“读心”神探,慧眼辨别真伪
樊艳芳是孝感公安系统的明星女警,身上的荣誉多得数不胜数。
1996年毕业于湖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公安工作26年来樊艳芳一直在应城公安刑侦技术部门工作,2002年开始涉足心理测试技术工作,并于2005年成立“樊艳芳心理测试工作室”,强力支撑刑事侦查破案工作。自组建工作室以来,运用此项技术参与办案425余起,测试698余人,在57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以来,樊艳芳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并获得应城市“五一”劳动奖章、应城市第三届“十佳科技人才”及孝感市“五一”劳动奖章、“孝感工匠”等称号并被省工会授予“樊艳芳劳模创新工作室”、入选2017年“荆楚楷模”及“中国好人榜”……
一台测谎仪,一部笔记本电脑,通过呼吸、血压、皮肤电阻等数据,找寻嫌疑人“心理痕迹”,这是樊艳芳的主要工作。
樊艳芳从湖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应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从事痕迹检验工作。2001年,公安部组织的一次心理测试培训,让她迷上了这个冷门专业。随后,她师从孝感市公安局的心理测试专家夏邦祥。2003年,她在应城当地一起盗窃案中小试牛刀,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
樊艳芳的办公桌上,摆着《犯罪心理学》《靳跃讲心理》等书籍,“国内关于心理测试的书并不多,所以只要听说有相关书籍出版,我都会买回来。”
除了读书学习,她甚至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独自进京,向国内心理测试“泰斗”武伯欣请教。随着案子越破越多,樊艳芳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些兄弟单位开始找到她协助破案。
十几年来,她参与侦办疑难案件420余起,直接运用心理测试技术认定犯罪嫌疑人70余名。2005年以来,樊艳芳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并获得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5月25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樊艳芳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面对英模,群众倍感心安
同日参与宣讲的,还有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孝昌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代表周磊、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大悟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的科长刘燕。
孝昌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周磊作为立功集体代表,从打击处理、吸毒人员管控、宣传教育三个方面介绍孝昌县禁毒大队的工作情况。周磊表示,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孝昌禁毒人将牢记使命、坚守初心、枕戈待旦、驰而不息,努力奋力开创新时代禁毒工作新局面。
“给了我们这么珍贵的荣誉,我感到十分高兴,我们大悟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承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服务理念,做好窗口服务和外国人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悟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对大院社区居民说道。
宣讲后,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与公安英模们展开了交流互动,“最初是那么接触到这份职业的呢?”“这项工作对基层又有哪些作用呢?”干部群众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活动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群众的意见,后续将及时整理并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群众提问
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孝感获奖代表到大院社区进行宣讲,大院社区的居民通过与英雄模范面对面的交流,对警察的信任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也更放心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