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明月海有108个岛,广水市计划以明月海打造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为龙头,以环库公路为纽带,加强沿线景点布局建设,致力打造广水版“富春山居图”。(通讯员 熊熙 摄)
召开4A景区创建动员会、举行海棠季·云赏花活动、举办首届油菜花观赏大会、迎接中国世纪文旅集团和景域驴妈妈集团负责人团队调研、全年免费开放三潭景区……
节庆不断档,活动不打烊,精彩不停歇。今年以来,广水市积极推动山水游、文化游、乡村游融合发展,文旅市场火力全开。
畅游精致山水,核心景区创4A
6月10日,广水市长岭镇明月湾度假村,伴随游客不断的呐喊声,水中的“喊泉”一路扶摇直上。
“去年增设了彩 虹滑道、呐喊喷泉、丛林穿越CS等项目,广受好评!”明月湾度假村总经理夏寅说,每逢节假日,来自大悟、信阳、武汉等周边地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期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
明月海有108个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中国世纪文旅集团。在深入的实地调研后,该集团计划引进资金在明月海投资建设萤火谷夜游公园。
“用好两山两水三关九十九寨资源,实现生态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绘就广水‘富春山居图’。”广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叶红波介绍,该市计划在三潭创4A基础上,以三潭、中华山、黑龙潭联袂打造5A级景区,明月海打造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牵引,让“山盟海誓”成为广水新名片。
景区打造,规划为引领,硬件是支撑。广水市联系全国顶尖团队,制定全市景区建设详细规划,投资4亿元的明月海创建项目,投资1亿元打通三潭、中华山、黑龙潭3个景区的“一线串珠”旅游循环公路项目,投资30亿元的国家储备林三产融合项目,投资2亿元的黄土关农文旅植物园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的黑龙潭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相继推出。
品游精美文化,点亮文化IP
6月9日,广水市陈巷镇兴河村,成群游客围绕在静夜思石碑前,品读古诗词,了解《静夜思》诞生始末。
“寿山是千古名诗《静夜思》的诞生地,我们计划以李白文化为抓手,点亮文化IP。”陈巷镇党委书记吴小斌介绍,该镇计划建设仿唐建筑吟诗楼,通过还原李白隐居时的生活环境,体现《静夜思》创作背景、故事线,并设计安装特色风景标识,提高小镇知名度,宣传李白文化。
目前,广水市正申报举办李白与寿山国际研讨班,举办诗词吟诵大会,叫响李白文化品牌。
以“特”取胜的还有吴店镇,该镇凭借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前期,我们主抓革命遗址修复、保护,现在主要开展旅游路线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吴店镇党委书记严春才介绍,该镇依托创建黑洞湾3A级旅游景区、打造丁家湾红色旅游浓缩园,计划开发红二十五军长征战斗游线、中原突围游线和“广水红旗渠”游线三条旅游线路,同时整合1200余万元资金对旅游主干道提档升级。
广水市正全力对接“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专列,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推进旅游“一卡通”,不断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特色产品吸引力、增强产业项目支撑力,更好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2021年,广水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数为100%,在全省25个同类县市区中排名第1位。
观音村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神怡生态园,该园常年聘请50多人从事管护工作,每人月均工资2000多元。 (通讯员 熊熙 摄)
乐游精神田园,畅享美丽乡村
“趁着周末,带孩子来逛逛,采摘最后一茬草莓。”6月5日,广水市武胜关镇桃源村,游客毛薇穿梭在草莓园,篮中装满鲜红的草莓。
桃源村坐落于桐柏山、大别山交汇处,地处巍巍雄关武胜关下,主村落由200余座百年以上石屋组成,田野间散见2万多棵柿子树,其中百年以上的有600多棵,别具特色。
“景区建设中,我们不搞整齐划一,不搞推倒重来,以修复原貌为主,力求保留乡愁记忆。”桃源村党支部书记殷修勇说,景区以休闲农旅、田园康养、原乡民宿为主题,依托十里花溪景观轴线,建有农耕体验区、农旅休闲区、康养生活区、亲子主题区、户外运动区,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风景变“钱景”,田园变“乐园”。广水市观音生态旅游区抓住农旅融合契机,充分发挥多彩的“花果”山村乡野景观、优良的“山水”山村生态环境和深厚的“非遗”乡村文化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十里桃林、观音花海、千亩梨园、生态垂钓、乡村民宿、登山徒步等多样生态休闲旅游区,年吸引游客40万人次。
“举全市之力绘就‘秀美应山、诗画广水’,将广水建成全省全国知名的乡愁旅游目的地、户外体验大本营和自驾旅游黄金线。力争到2025年,全市4A景区达到3家,3A景区达到4家,年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亿元。”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说。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程淇 喻光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