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频道记者匡柏学 通讯员唐丽红 唐思倩
近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陆续向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计问需,征询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示,一系列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扶持和民宗局的积极落实,让乡村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闯出了新路子,实现了新布局。
省人大代表赵永峰:将“小叶子”做成“大产业”
作为在基层的人大代表,五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永峰表示,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各项惠民政策的温暖,特别是民宗、财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深入落实发展资金政策、推出的一系列帮扶举措,为我们乡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对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
五峰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烟叶、茶叶等农作物生长的天堂,以前,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农作物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加上农村山区交通不便、农作物销售也受到一定限制。
近五年来,五峰民宗局用好用活资金政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为五峰镇重点特色产业茶叶、烟叶、中药材等农作物的生产壮大给与大力支持,支持乡村公路改造和硬化,为水浕司村香水片区茶叶等发展项目输送“真金白银”,以“输血”促“造血”,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整体效益,进一步补齐农村短板弱项,使发展资金的红利由“扶民”到“富村”延伸,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行走在麦庄的烟叶田里,赵永峰感慨万千:“作为人大代表,我深感中央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大力扶持带来的实际利好,乡村振兴局、民宗等部门的支持和服务,更是提振了基层发展的信心。我们也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模式,凝聚乡贤力量,成立各族干部群众组成的‘同心服务队’。大力发展麦庄烟叶、水浕司村茶叶等特色产业,让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在‘小烟叶’‘小茶叶’等农产品身上做‘大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在赵永峰的带领下,五峰镇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一定市场优势的农业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全镇形成了茶、烟、林、畜、菜、魔六大支柱产业。如今五峰镇麦庄烟叶、黄粱坪林下中药材、石梁司猕猴桃、茅坪五倍子等特色产业也初具规模,相关经验和成绩被多家媒体推介。
市政协委员陈博:让“大山路”走上“致富路”
近日,五峰民宗局向市政协委员、湾潭镇副镇长陈博对民族工作、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需问计问策,并邀请陈博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建言献策。
“一系列发展资金红利的不断释放,对民族地区来说帮助极大,乡村振兴离不开民宗局的大力支持。”市政协委员、湾潭镇副镇长陈博表示。
湾潭镇山大沟深,奇山兀立,群山连亘。为了铺好老百姓的“致富路”,五峰民宗局大力支持湾潭镇产业增收,灵活用好发展资金支持湾潭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支持茶园村打造特色村寨,支持红旗坪村、红烈村等地进行基地生态河道治理和完善基层设施建设,唤醒沉睡资源,激发发展活力,助力湾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蝶变,为湾潭镇的腾飞插上特色产业“翅膀”。
县政协委员梅元红:让“小茶叶”成为致富“金钥匙”
“国家一系列民族发展资金政策的扶持和民宗局用心用情用好发展资金政策的助力,让我们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特色产业蹚出了新路,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面对前来走访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干部,县政协委员、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梅元红,对民宗局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做的努力赞不绝口。
他创办的五峰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绿、红茶科研、生产、销售一体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五峰宜红产品研发基地、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攻关合作基地。周边覆盖茶叶基地5000亩,辐射茶农3000余户,现占地面积7088平米。
“这些年,国家持续加强产业振兴的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小茶叶’变大产业的背后,离不开对民族地区发展资金政策和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扶持。”在梅元红看来,发展政策正在有温度、有力度地推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现在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上精细深加工,茶叶品质提升,企业和茶农的收入也随之提升,老百姓赚的钱都实实在在落到了自己的口袋,大家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他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