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易贤慧 郑芳港 )刘义,1974年出生于当阳市玉泉街道金沙村,他通过勤奋好学,掌握蛋鸡养殖技术,发展产业,带领周边村民走上致富路。他成立当阳市金沙州养鸡专业合作社,以高品质为市场导向,创建自己的鸡蛋品牌——“玉栋”,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省市。他联合周边农户成立种植分社,耕地面积达400余亩,为合作社农民年增收入5万元以上。刘义以家庭农场模式带动5个生态养殖园,为11家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就业200余人。在发展的同时,刘义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他对合作社范围及周边实行绿化全覆盖,安装配套环保装置,使用沼气能源,供合作社和周边一百多户使用。当阳市金沙州养鸡专业合作社曾获得“畜禽安全示范合作社”“宜昌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勤奋好学,做致富的践行人
刘义本来在当阳城区从事鸡蛋贸易,30多岁时萌生了养殖创业的念头,年轻人有敢闯敢干的劲头,说干就干,2000年刘义便带着自己从事养殖事业的决心,一股劲、一股脑地走上了创业、回馈乡亲的征途。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克服养殖技术匮乏这个难题,他除了通过大量家禽养殖技术书籍努力自学,为了引进更先进的养殖技术,他积极参加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家禽养殖行业相关的技术研讨交流学习会,并向其他同行业规模化养殖的合作社学习,他说“刚开始的那几年,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
他不断通过学习提升,增长本领,2011年12月,成立了当阳市金沙州养鸡专业合作社,9月首批蛋鸡正式入舍,12月鸡蛋开始上市。截至今年3月,蛋鸡饲养量日存栏70万羽,日产蛋40万枚,产品逐渐销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省市,月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从一窍不通到行家里手,刘义谈道:“以前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腔热血,但是好在自己勤奋好学,通过学习不断地掌握了各种本领,适应时代变化,也让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当好“领头雁” ,带领乡亲奔小康
经过刘义不断地努力,金沙州养鸡专业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2022年5月我新建的2000㎡的鸡舍,今天迎来了7.7万羽苏禽绿壳蛋鸡,若行情好,我准备再建两栋鸡舍,达到60万羽产能。在育雏、养殖、有机肥销售及蛋品销售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蛋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并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玉米、油菜等,形成养殖、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刘义2022年接受采访时说道。
目前,合作社共占地200余亩,总投资4500万余元,年产值1.2亿,分为饲料加工厂、蛋鸡育雏厂、蛋鸡养殖场、有机肥厂、种植分社、玉栋商贸管理有限公司六个板块,辐射周边4个村,固定职工40名,月均收入均在4500元以上,每年还提供临时岗位2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如今因为金沙州合作社的村民累计收入每年可达300万余元。
在合作社工作的捡蛋员王世枝和饲养员谭志诚是一对夫妻,两人月均工资收入合计达9000元以上,还利用下班时间种植了15亩地,养殖了7头猪,家庭年收入20万元以上,夫妻俩时常感叹:“能就近工作,不仅收入高,也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感满满。”
刘义常说“自己是一名党员,有义务带领乡亲们致富。”十年来,刘义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物资采购渠道等,在他的带动下,11家养殖企业、5个生态农场相继成立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2022年,刘义联合孙国友、王飞等六名周边农户成立了种植分社,种植玉米400余亩,累计增加社员收入约40余万元。同时,他鼓励更多村民种植玉米等经济作物,不管价高价低,刘义总是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在刘义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金沙村民在家乡就实现了创业增收。
种养循环,开启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养殖业最大的困扰便是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刘义总说“今天的金沙不能因为自己而不够美丽,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是好事,但是不能因为我们这一辈的发展而让金沙村‘臭名远扬’。”
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刘义在蛋鸡养殖场区配套自动化鸡粪清理系统,做到日产日清,并安装鸡粪发酵处理设备,配套相应环保设施,将畜禽粪无害化处理。2022年,刘义又投资120万元扩建有机肥厂,肥厂总投资达300余万元,占地6000余平方米,配备2栋堆肥库、1栋翻肥库、1座10m³的化粪池、3座沼气池,将鸡粪变成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并无偿提供给附近村民用作种植肥料,并将养殖合作社产出的沼气供周边一百多户住户免费使用,不仅生态环保,还降低了周围村民的生产生活成本,现在养殖场内看不到粪污,闻不到异味,畜禽粪尿向外界环境零排放。
此外,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粪肥还田相关政策,合作社还配备了翻抛机、铲车、粪车、农用拖拉机等运输设备,便于为周边农户提供更便捷服务。
今天,循着刘义的脚步,一条种养循环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正出现在金沙村人视野里,绿色发展理念也在此生根发芽。
力所能及,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家乡始终是刘义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些年刘义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小鸡蛋逐渐孵化成大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但在带动大家增收的同时,他还心系家乡基础建设。为了方便产业发展和周围群众,他积极支持村级公益事业,近年来,他陆陆续续捐款10余万元,用于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资助村集体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4万元,已累计资助建设资金20余万元,2021年向当阳红十字会捐款1万元,疫情防控期间,他捐赠1万余元给金沙村用于疫情防控。
这些年,刘义致力于用小鸡蛋孵化出金沙村的大产业,带动周围村民在致富路上行稳致远,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