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一季度,黄石绘制产业地图,聚焦10大产业链招商;应声乡情召唤,企业家纷纷回归;亲商重商之风,让落户企业自愿当起招商大使招大引强、融圈聚群……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龚雪、通讯员戴鼎、程贞贞)一季度,黄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9个、同比增长30%;新签约总投资额1218.35亿元,同比增长17.18%。
“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临空经济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4月25日,黄石市招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卢川介绍,通过编制《黄石产业招商地图》《黄石-光谷产业招商地图》《黄石临空经济招商地图》,按图索骥、靶向突破,签约项目76.3%都在主导产业链上。其中,投资百亿项目2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6个,投资10亿至50亿元项目21个。长城智能科技零部件产业园、远大生科生物医药、阳新永磁电机及配套等一批延链、补链优质项目落户。
2月26日,黄石市委书记郄英才率队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投资招商推介大会,签约项目56个、投资总额501亿元。3月30日,黄石市长吴之凌率队参加在广州举行的生命健康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吸引一大批医药企业签约项目41个、投资总额411.9亿元。
随着黄石新港综保区封关运行、花湖机场口岸开放,为吸引外资打下良好基础。卢川表示,今年招商锁定一批临空跨境商贸头部企业,用好省级外资外贸招商平台,开辟外贸招商新赛道。
一季度,黄石开工项目94个,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43个,同比增长7.5%;入库计划总投资额166.1亿元,同比增长51.26%,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链式招商 串珠成链
——诺德锂电瞄准黄石铜产业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吴迪 梁焱
4月28日,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诺德锂电材料有限公司,9栋主体建筑已竣工,工人井然有序推进设备进场,冲刺7月试运营。
诺德锂电黄石基地属诺德股份,是国内较早自主研发并生产电解铜箔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为何选择黄石?执行董事林培楷介绍,“这里有原材料供应商中色大冶,下游客户台光电子,周边还有武汉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客户,与黄石一拍即合,去年4月25日正式签约。”
签约后一个月,诺德锂电当年5月底开工,经过200天建设,土建全部封顶。林培楷说,黄石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60亿元,规划年产5万吨高端锂电铜箔、10万吨铜基材料,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43亿元、税收5.29亿元,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两期项目达产,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300亿元,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高端铜箔生产基地。
“诺德锂电是黄石围绕产业链招商的成果之一。”黄石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卢川介绍,依托铜资源,黄石形成“铜—铜箔—玻纤布、玻纤纱等基材—覆铜板—PCB—显示屏—智能终端”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我省产业链招商的典型案例。
“诺德锂电王牌产品是3微米铜箔产品,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五分之一。”林培楷说,这个新产品可以增加锂电池续航里程,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他们有信心将黄石基地打造成铜箔新材料国家级研究中心,引进各类高端锂电铜箔专业人才,让更多铜箔领域最前沿、最尖端的产品由黄石基地研发生产。
以商招商 环环相扣
——阳新培育化学原料药基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明月新
“挖掘县内企业潜力,以商招商,新签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项目,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4月27日,阳新县招商局副局长马志雄说。
位于富池镇的远大医药阳新生产基地,是远大集团的子公司。该公司落户阳新13年,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年产能2500万吨,成为百事可乐、红牛饮料等知名企业供应商,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阳新县高度关注远大医药阳新基地的发展。今年春节,一次政企交流活动中,远大医药阳新基地领导透露:集团公司研发的最新产品,计划新建生产基地。闻讯后阳新县立即行动,县委书记万鼎、县长杨波多次赴武汉、北京拜访远大集团董事局,邀请他们考察选址;另一方面,阳新县夯实承接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在周边的丰山矿区规划1650亩化工园区。今年3月30号,在黄石(广州)生命健康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远大医药集团与阳新县签约投资105亿元,新建以生产左旋肉碱产品为主的医药化工基地,建成达产后年产值120亿元。
随着远大集团再投资,阳新县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产业优势明显,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7家,获批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
一季度,阳新还签约鸿锂动力锂电池再生利用项目、仙湖云顶生态旅游区项目等30个,计划总投资276.52亿元。这些项目将助力阳新实现工业倍增,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乡情发力 冶商回归
——30余名大冶企业家回乡投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夏子洋 卫学平
融通高科、祥邦胶膜……5月4日,走在大冶湖高新区,厂房林立,生产忙碌。
融通高科由大冶陈贵镇人何中林投建。2016年10月,何中林响应楚商回归号召,成立融通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20亿元,规划建设14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近三年,融通高科产值从1亿元到10亿元再到百亿元,去年产值突破120亿元。
祥邦胶膜生产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电子胶膜等产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3亿元、税收超1亿元。祥邦胶膜投资人是闯荡上海的大箕铺镇人曹祥来,生产基地原在杭州萧山。当他提出要将生产基地迁到大冶时,股东意见并不一致,但曹祥来力排众议:“家乡养育了我,我也要回报家乡。”
在苏州创业的许浩回到大冶灵乡镇,投建蒙纳精密铸造项目。经过一年建设,目前蒙纳精密铸造已投产,可年产10万台(套)电梯起动机铸件设备,年产值8亿元、利税8000万元。80后创业者陈雪峰,创建大冶万物新生循环经济产业园。
大冶市招商局副局长肖建军介绍,该市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设立19个商会,利用异地商会两地熟的优势,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20年以来,已有30多名冶商回乡投资创业,投资额145.6亿元。随着人才回乡、企业回归、资金回归,返乡投资的企业家为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季度,大冶市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额340.18亿元,涉及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