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夏婷 陈赐华)五月的武穴市大法寺,温阳丽日,风清水朗。徜徉在大法寺阡陌乡村,一座座村湾错落有致,居户庭院整洁典雅,泉水青山绕,塘清百物荣,美丽村湾如同一幅幅明快的山水画廊映入眼帘。
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武穴市大法寺镇版图面积117.2平方公里,系丘陵地带,地形复杂,集多熟制于一体。境内由华阳水系和丘盆水系脉冲交织,丘岗山坡显著,境内分布12个中小水库,4条河流,形成较为复杂的水文分布,农业如何旱涝得保?生产生活用水如何解决?百姓手头的粮袋子如何抓好?成为该镇历届政府关注的重要民生。
武穴市大法寺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历洪水的袭击,该镇充分认识水利济民生道理,发挥大禹治水的智慧,夯实水利基础,落实河长制,管好水袋子,保证粮袋子。
围湖造田,趋利避害,因水定地,因水定产,变水患为水利,因地制宜大修水利,形成马口湖、黄泥湖万亩良田垦区,在武山湖猪耳朵拦湖大坝坚固保护下,南北截留河平缓流淌,滋润着沿湖两岸。
在马口湖垦区,该镇去年又投资亿元对石头咀泵站和万米长圩进行圩堤加固,保护着田镇、大法寺两地工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种养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桦泰水产投资3000多万对月塘“九种十淹”湖田进行打包开发,联合兰之花基地老板联合创业,生产的鲈鱼、澳洲龙虾等丰富了武汉、江西等地各商超菜市场。牢固抓好粮袋子,保护水资源,走节约与开发路子。该镇有效发挥水壶效应,建立5座镇级统筹泵站,77座村级抗旱排涝泵站,在多雨季节,关闸储水,在枯水季节,开闸放水,重点季节,节约用水,大力推行滴灌技术,依傍山脉地势共修建12座中小型水库,涵养水资源,发挥好水壶解渴功能效应,
百可水库库容可达900万方,滋润浇灌月塘、李堂选、下伍、湖桥、巴巷、龙潭等村2万多亩耕地。百可村虽处山地,其村湾在去年的重大干旱年份,提水泵站仍供应着附近1000亩良田。
提高水质量,修复水体系,加快推进小微水体全面整治,新建立的自来水厂对居民生活用水全面净化处理,共对村湾195个当家塘的小微水体进行了清淤保洁和管护,落实辖区河长制和塘长制,行政首长纳入河长负责制第一责任人。
“我们的水质量除了钙稍微重一点,其它指标均十分适合饮用水标准,我们对山泉水进行了有效净化处理”,5月1日,百可村书记张友生谈起泉塘井附近活水自豪说。
“农业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幸福生活离不开共产党”。百可水库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去年又进行了库体健康大体检,进行升级改造加固,人少水多,曾经是该村惹眼的名片。
“每年市里均对泉塘井进行了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健康标准,我们订下村规民约:这里的十几亩荷塘我们承包合同时不准投放化肥猪粪养鱼,免得影响了水质量,这里自然放养的鲫鱼到了年底,每条可以达到1斤以上,这口藕塘,每年收入可以达到3万元,泉塘井就是在这里提水沿着山坡供应方圆几个湾的”,水净化了,环境美化了,经济效益也跟上来,水治理实现了良性循环。5月3日,百可村75岁老人张林方谈起全塘腰流域百可水库一汪秀美“家乡水”时,喜形于色。
落实微治理,实现微循环,发挥水效能。对主动脉血管进行有效舒张减压,确保每滴水,水尽其能,水尽其用,水尽其美,“治”微见著,大法寺镇巧落棋子,变水难为水利,做好美丽乡村治理秀美河山水文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