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宜商名片:
宜昌市工商联副主席、宜昌市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会长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一名海归精英学子,学成毅然回归家乡,将青春的脉搏紧贴宜昌发展的主旋律。
短短11年,他从一名车间一线操作工,到前方开疆拓土的销售尖兵,再历练成长为引领公司转型发展的高管。
他就是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少帅”李沛,被誉为全国化工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李沛在三宁公司总调室查看生产数据。
从一线操作工干起
五一前夕,在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三宁公司广阔的厂区一派繁忙,多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我从小在厂区长大,三宁公司对我而言就像家一样。父亲一辈子就在这里工作,对我影响至深。”李沛向记者谈起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动因时说。
2012年3月,在英国肯特大学完成学业后,李沛拒绝朋友留英创业的再三挽留,回到枝江进入三宁化工。
“一开始到三宁,还有很多不习惯。”李沛坦言,从“海归”一下变成三宁公司的一线操作工人,从工商管理专业转行到化工,身份的落差、环境的变化、专业的错位,让他有很多不适应。
“但是,既然决定回到枝江,就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李沛暗下决心。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造气炉大修,炉内又脏又热,很多人避而远之,他却自告奋勇,钻进炉内,一锹连着一锹地铲煤清渣,一天工作结束,已是满身煤灰,脸上全黑。“晚上回家,我妈都认不出我来了。”李沛笑称。
就这样,李沛从氮肥厂转战尿素厂、磷肥厂,继而参与15万吨/年硝酸项目建设。基层就是一所大学校,他积极融入其中,凭着一股拼劲,勤学苦练,迅速成长。
2015年初,李沛转战新的领域,进入公司销售部门。刚开始,公司给李沛安排了湖北和福建两个市场,为了迅速熟悉市场,李沛从业务员做起,和同事们一起跑市场访客户。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一张张地发放宣传传单,一包一包地推销化肥,细心地为农民朋友们讲解科学施肥方法,困了累了就在车上歇一歇,饿了渴了就随便找点东西充充饥......
他的敬业和努力获得认可,2015年10月,李沛被公司提拔为销售部门管理层。他迅速转变思想,带领团队仅用短短半年多时间,拜访了全国80%以上的客户。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公司销售业绩也逐年提升。三宁化工连续三年复合肥销量过百万吨,成功进入复合肥行业第一梯队。
2021年,李沛被提拔为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唯有不断学习适应新角色。”他说。
李沛对公司的转型充满信心。
点燃数字化转型引擎
大到占地2000亩的厂区,小到几厘米长的仪表,在三宁化工的智慧园区数字孪生平台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三宁化工不仅在行业内建设了全国首个5G智能化工厂,而且由李沛带领团队推进企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企业链接时代的入口。”作为年轻的管理者,李沛对化工产业的浪潮有着更敏锐的嗅觉。
去年4月,李沛担任三宁化工数字化企业架构模块组长。随即,三宁公司与一家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展了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随后,李沛策划举办了第一次场景共创会,为公司撒下“数字化”火种。他带领公司供应、销售、财务、人力、IT等模块业务代表,马不停蹄外出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今年以来,三宁公司全面启动MES项目,为企业建立涵盖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操作、计量统计、成本绩效、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应用。
“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法和工具为公司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和参考,促进公司业务带来提升。”李沛介绍,数字化转型核心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公司构建庞大的数据库,将打通生产控制层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链路,实现生产控制层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互通互利。由此,数字化将减少公司管理折耗,为企业装置本质安全、追求卓越绩效提供有力保障。
李沛表示,计划用5年时间,在三宁公司内部逐步探索并推广数字深层次运用,努力实现组织效能10%~20%增长,以满足未来公司集团化以及规模化的管理需求。
三宁公司召开数字化治理启动会。
打造青年友好型企业
三宁公司现有员工5700余人,其中“80后”“90后”占比72.76%,青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难题,作为三宁化工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李沛动了不少脑筋,倾力打造青年友好型企业,让青年员工与企业之间“双向奔赴”。
走进三宁化工,心理咨询室、红娘工作室、员工书画室、职工书屋等平台和阵地一应俱全,不少青年员工正在开展球类竞技、知识竞赛、读书等活动。李沛说,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公司努力为年轻人筑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大舞台。
近两年,李沛深入姚家港化工园区内走访查勘,撰写了《化工管理人员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提出《关于加强化工行业操作人员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为枝江化工产业招才引智提供第一手资料,引领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奋勇争先。
针对青年员工敢于创新、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李沛紧抓青年职工素质能力提升,为他们既“铺路子”又“压担子”。在公司多项管理提升中,他要求各单位选派青年员工参加学习、安排课题,在系统性的培养和实战训练中,让更多青年员工在基层一线实践中“小步快跑”。
同时,三宁公司从青年视角出发,夯实留才环境。近三年,三宁公司为236名员工发放自学成才奖金87.56万元,为155名大学生发放购房补贴1042.3万元。三宁化工在公司200多个单位设置了专(兼)职政工员,他们就是青年员工的“24小时保姆”,通过五访五必谈机制,为青年员工提供贴心服务。同时,三宁公司建有科技人才楼、集体宿舍、廉租房,满足各类青年员工需求,目前正在枝江城区建设大学生公寓。
公司发展一日千里,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为了给公司发展储备更多人才进行研发创新,2013年,三宁化工投资2亿元在武汉光谷组建化工研究院。近两年,由李沛负责,公司又投资3.9亿元在武汉洪山区青菱都市工业园建设研发基地。
该项目总占地约73亩,设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办公大楼、新材料研发中心、智能装备控制系统研发和制造,配套建设员工活动中心、报告厅、公寓等设施。
“我们将依托武汉研发中心,吸引高端研发人才,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等领域加大投入,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李沛说。
凭借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和良好的育才环境,近五年来,三宁化工吸引了2000多名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公司3年以上工龄的员工占比达到85.06%,为企业进军高端产业链和上游价值链注入澎湃动能。
谈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李沛表示,三宁化工将加快转型步伐,以新型肥料、新材料、新能源、精细磷化工、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以及绿色、循环、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利税过50亿元。
记者手记: 躬身入局的新生代
俊朗、干练,身上透着同龄人少有的稳重和格局,这是85后新生代企业家李沛给人的印象。
这份稳重,与李沛躬身入局,起而行之的经历紧密相关。正如枝江市委书记余峰与青年代表座谈时所说,“没有深入骨髓的报国之心,没有去掉浮躁的静气硬气,海外学成归来的李沛,就不会演绎从一线产业工人到公司高管的艰辛成长之路!”
这种格局,更与李沛放眼未来,步履不停的追求紧紧相连。在企业发展的新征程中,他不仅从人才储备、数字化管理、资本市场多点建立战略构架,而且每月定时赴京学习研读MBA课程,为企业转型积蓄力量。
李沛是宜昌新生代企业家的一个优秀代表。如今,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企业家,从父辈手中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他们相互激励、互相比拼,正形成百骏奔腾之势。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频道记者 刘远新 通讯员甘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