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城故事汇⑦】襄阳才子一一王万芳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5-04 17:29:25


导读review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宜城市融媒体中心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宜城故事汇》栏目,挖掘选编宜城优秀传统文化,借历史故事让宜城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为美丽宜城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今天向您讲述:襄阳才子一一王万芳

王万芳(1840——1903),字季元,宜城王家集人,出身书香世家。其曾祖父王帝礼和祖父王世铎都是秀才。其父王述文,字德甫,号缵臣,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科拔贡,曾在南漳凤山书院和襄阳鹿门书院讲学。同治初年,王述文以饮酒为名,诱杀了红巾军刘朝义、刘朝公兄弟,被保荐为六品衔知县,后官至工部主事。

王万芳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自幼聪颖,受私塾胡柱先生启蒙教育,潜心攻读《四书》《五经》 。12岁时取得功名,乡里誉为神童。17岁赴襄阳参加院试,以“上上等,超超取”的成绩名列第一,补为禀生。同治八年(1869)获取恩贡。光绪十一年(1885)获优贡,并北游清朝旧都盛京(含沈阳)。光绪十三年(1887)经襄阳府推荐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光绪十四年正科,被保送京城应乙丑科会试,录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任八旗官学的教习。次年(1889)参加殿试,中一等第四十一名,钦点翰林院编修。在京期间,诗文和书法造诣日深,受到清朝宰相单懋谦的器重,补授他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万芳随光绪、慈禧逃往西安避难。此后,他见仕途无望,乃告病还乡,不久辞世,葬于王集镇响水村北鲤鱼山顶西部。

王万芳才华横溢,一生曾有很多著述和手迹。光绪十一年( 1885年),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是襄阳地区自东晋人习凿齿撰写的《襄阳耆旧记》到清末为止的20多部府志的最后一部。该志共27卷, 50多万字;内容广泛,纵横千余里,承上启下数千年,体例严谨,至今广受好评。

△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

△王万芳流传民间的著作《岷江蜀道日记》及日记真迹

王万芳擅长诗词,精于书法,与宜都杨敬业并称湖北三杰。其晚年所著诗词《襄阳好》,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故乡景物,深刻地表达了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其书法习北魏莲花,雄浑挺秀,变化多姿,拓片只字,世人视为珍宝,可惜多已散失,但其学富五车,应对如流的非凡才能,却在襄阳城乡里广为流传。



《谢秋娘·襄阳好》——王万芳

襄阳好,第一是萧楼。唐道南东横地出,

汉江西北接天流,城郭画中收。

襄阳好,最好是隆中。曾是龙潜初九地,

至今山势尚蟠龙,长啸振英风。

襄阳好,最好汉皋楼。杏子春衫红似火,

鸭头新涨碧如油,人在木兰舟。

襄阳好,最好汉之阴。典午金容传镇海,

鸥波墨妙委荒林,金石乃销魂。

襄阳好,最好万山头。月下佩环声渐远,

潭中碑影字还留,风色一天秋。

襄阳好,最好是庞居。林下茶庐消夏酒,

洞中鸡犬避秦余,福地总难如。

襄阳好,最好是甘泉。古寺云深藏卧佛,

荒台月上啸飞仙,谷雨试茶天。

襄阳好,最好是城西。柳子山头春涨暖,

桃花林畔夕阳低,跃马跳檀溪。

襄阳好,最好大堤头。春涨绿透杨柳岸,

晚妆红上水边楼,楼下沽帆收。

襄阳好,最好鹿门山。灵溢涧泉龙雁祷,

上庄烟树鸟知还,双鹿自闲闲。


责任编辑:赵冰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