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车荣华 王晓菲)日前,荆州市城管委下发《关于2022年度县市城市管理工作检查考评结果的通报》。石首市再次以高分位居榜首。至此,石首市已连续7年荣获荆州市城市管理工作第一名。2016至2022年,7年时间,石首向难求成,生动诠释“人民城市”理念。今天,让我们走近“七连冠”的背后故事。
1.精诚奉献 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
春天的石首,百花怒放,绿意盎然、碧波荡漾。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生态优、环境美、管理好,让人如沐春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巩固发扬城管工作好经验、好作法,保持领先优势,书写英雄传奇。”新一届石首市委、市政府对城管工作指明方向、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石首城管在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百姓民生中,探索总结出“精诚奉献”的工作理念。
2月23日上午9时,伴随着东方街第一块雨棚被拆下,石首市2023年中心城区集中清违的号角正式吹响。随后东方街、中山苑、太平坊、电子仪器厂住宅区的违章建筑被逐一进行拆除。工作多从群众利益出发,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群众自然就支持你。石首市城管局局长郑云介绍,2022年石首城管全年拆违176处56000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与群众的主动支持密不可分。
“以前不同意拆,是因为舍不得多年积攒的坛坛罐罐,现在支持拆,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违建户陈爹爹说。
2.实干为民 始终与群众干在一起
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山底湖畔、游人如织。干净卫生的公厕环境让来石探亲的武汉游客余先生印象深刻。
2022年8月,石首市将原属绣笔两办的19座公厕纳入城管部门统一管理,并进行翻新改造。同时,对城管部门管辖的其它37座公厕一并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厕一档,制定针对性整修方案彻底解决公厕遗留问题。目前,石首全市纳入统一管护的公厕共有56座,建成了城管、社区、群众“三方共管”机制,干净整洁的公厕环境实现常态化。
不仅是公厕,近年来,石首市构建“大城管”格局,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标准,让城市更整洁、更有序、更安全。
“深度清洗”背街小巷。推行“深度清洗”作业模式,内环道路“三班倒、三遍普扫、全天保”,其它道路“两遍扫、全天保”工作机制;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确保中心城区垃圾收运全程“不出院落、不落街面、不漏污水”。
“智慧渣土”保障安全。加快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运输车辆的运行轨迹视频、在建工地视频与城管数字化平台对接,严格实行渣土前置审批制度,落实“四定、四落实”模式,督促施工单位严格做到“四有”、“五不上路”。
“马路办公”服务升级。坚持出门就工作、上街就服务,按点分配至每条道路实现全方位、动态化、网格化覆盖,形成了属地统筹的“路长制”工作模式。同时,拓展“市场办公”“公园办公”等方式,面对面了解群众的想法、需求、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3.向难求成 坚定为人民服务宗旨
口袋公园添绿于民。2022年,石首市新建成东方园、迎宾园、车禄园、书香园、红梅园5个口袋公园,总建设面积16080.7平方米。
市场改造造福于民。2022年,石首市政府将笔架山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纳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投入150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昔日的“破旧残”完成华丽转身。
夜市经济让利于民。石首市重点打造城市广场、中央城等夜间消费集聚区,设置笔架山东路等“地摊经济”开放区域,适度放开城区重点临街门店的夜间出店经营,既留住“烟火气”,又管出“好秩序”。
垃圾分类普及于民。“四分三合二专一上门”县域垃圾分类模式让群众易操作、易接受、易习惯。石首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纪实片《映日荷花别样红》被中省媒体转载,经验在全国推广。
心存希冀、追光而遇;目有繁星,沐光而行。一帧帧,一幕幕,纪录着城市的日常,彰显着管理的“温度”和群众的满意度。
“七连冠”,再出发。石首,正朝着建设江汉平原“最美县城”的目标阔步向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