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宜昌频道记者 汪蕾 通讯员 赵小希)
书声朗朗,香韵袅袅,春光无限好,读书正当时。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寄语青少年,“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开展读书活动”被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我们身边,书香伴随着花香,也渐渐融入每个宜昌人的日常,浸润全城。
“书香宜昌”离不开“书香校园”,推进全民阅读,青少年是重中之重。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就是这样一所处处弥漫书香的典雅校园。
校长贺金莲将阅读植入办学基因,让学生能时时处处,有滋有味品书香。滋兰门、橘颂坊、天问角……,9个屈原文化微景观,让学生们“穿越千年”,沉浸式与屈大夫对话;楚辞书屋、快乐阅读吧、图书角的打造,把校园变成“开放式图书馆”,教室成为“多功能阅览室”;每周一节阅读课,六年72本书的“阅读打底”,让每名学生在童年时期,就能拥有成年人都难以企及的千万字阅读量。
绿萝路小学“滋兰门”
今年4月17日,校长贺金莲作为“阅读推广人”,走进武汉江夏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的分享,绿萝路小学如今已成为宜昌打造“书香校园”的“范式”。上周,记者走进绿小,感受校园里那份城市尘嚣之外的致远书香。
看得见的“书香味”——校园“九景”是无形的书
“书之形不应只在课堂里,书之意当浸润校园环境的每一处,一步一景,由景入心。”初入绿萝路小学,一整面墙的“楚韵壁”,扑面而来,大气磅礴,屈原临江而立,手捧书卷,意境深远。
学校九景之一的“楚韵壁”
绿萝路小学校长贺金莲,带着记者在校园里一路漫行,古色古香的“求索铭”,绿色生态的“香草园”,幽静怡然的“修远廊”……,在9处屈原文化微景观里切换,能强烈感受这座依山势而建的校园,有着深厚文化内涵。“每一处景点的命名,都取自屈原作品或诗句,就是时刻提醒学生,绿小学子要在书香文韵中成长。”贺金莲说。
学生最爱在“香草园”里阅读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仅要“博古”,更要“通今”。绿萝路小学给学生提供了“一分钟就能接近书籍”的机会”,和“自主选择书籍”的权利”。如何做到这些?贺金莲揭开了谜底。
绿小不仅拥有“湖北省最美书屋”,还有一个楚辞书屋、三个快乐阅读吧、三十个图书角,约40000余册藏书,157种期刊,55种报纸,校园里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海量资源,每天8小时以上的图书馆开放时间,真正做到了“藏书是用来读的”。
校园图书馆每天8小时向全体学生开放
时时处处都能阅读,在绿小被发挥到“天花板”级别。老师们告诉记者,“快乐阅读吧”由志愿班级自主管理,书籍由学生自主捐赠;每个教室外窗台上的书栏里,一本本儿童读物,也是触手可及。在一楼大厅,还有一台移动阅读终端,全天候提供时事新闻、学校工作等,“智慧阅读”让学生们的阅读,联通世界各地。
记者看见,一到课间或午间,学生们就会捧着书本,散坐在校园各处,安静地走进书中的另一个世界。
校园里随处可见手捧书本阅读的学生
听得见的“书香味”——师生共上“整本书阅读课”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但如何“读”,才能“现其义”?在贺金莲看来,从零散式阅读变为整本书阅读,从自己读变成师生共读,让阅读走进课表,才能将书籍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年轻的家长们,重视阅读,但却不懂阅读,多数只强调阅读速度和数量,却往往忽视精读,“阅读课程化”就是破题的最佳方法,避免无效阅读,让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用宝贵时间来吃透一本书。
孙悟空有72变,绿萝路小学也有“1变72”读书行动。翻开学校的阅读书单,记者看到,各年级老师根据分级阅读指导、课程内容和学生提供的书目,共同制定一套持续小学六年的阅读书单。
“这些书由学校统一购买,发放给全体学生。每个月读完后,书籍在同年级的班级中漂流互换,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贺金莲说,每个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就可阅读至少72整本书,有大约1000万字的阅读量,远高于语文课标要求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以上”标准。
千万字的阅读量,如何从“粗粮”变成“精粮”?学校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就成了最好的催化剂。
205班班主任孙妮娜告诉记者,各年级语文老师会负责一本书的阅读课,然后老师随书一起“漂流”各个班级,给全年级上课,她负责的书是《小姐姐克拉拉》。
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是师生们共品书香的美好时光。
“我们的阅读课包括导读课、共读课和延读课,这是绿小阅读‘三课法’。”孙妮娜介绍说,她将导读课设计成“小型新书发布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共读课则让学生们分享书中最感兴趣的故事,或演或讲,推进学生持续阅读,教师适时进行阅读方法的点拨。最后的延读课,她会通过一些阅读答题PK等形式,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分享阅读体会。
阅读课一路走来,带来惊喜不断。在读《三国演义》时,学生们写了一份各人物专属兵器的研究报告,读《西游记》时,能从孙悟空名称的变化,来揣摩她的人物特点。学生们精读的意识和习惯,渐渐养成。602班学生向恩希告诉记者,她现在读书时,会试着按老师教的方法,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去了解作品背景,同班的陈炳润在阅读《月亮与六便士》后,也用上了从阅读课学到的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现在,绿小学生读书不再是“雁过无痕”,而是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玩出来的“书香味”——全员参与阅读节、六阶晋级
一个劲地读书,如果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不仅容易产生疲劳、厌倦,也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天性爱玩的学生来说,阅读后的输出,更能让他们迷上阅读。在绿萝路小学,除了阅读课上的输出外,学校“1236”阅读工程,则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1236”阅读工程包括一个行动、两个节日、三种课型、六阶晋级。
全体学生参与“阅读晋级”活动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全校学生参与了首届校园“六阶晋级”。学生人手一本《阅读晋级手册》,建立自己的“阅读小档案”,涂鸦“阅读日历”。在阅读晋级现场,记者看见,各年级分层设置了不同晋级内容,以现场背诵诗词赋,和阅读整本书答题为主,关注阅读的“量”与“质”。
记者了解到,1至3年级为初级证书,分别为一年级“阅读小探花”、二年级“阅读小榜眼”、三年级“阅读小状元”。4至6年级为高级证书,分别为四年级“阅读小学士”、五年级“阅读小硕士”、六年级“阅读小博士”。此外,还有学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的全方位阅读评价,学校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让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除了阅读晋级,快乐阅读节和端午诗会两大校园盛会,更是全校师生最期待的活动。学校每年会举行长达一个月的快乐阅读节,各项活动异彩纷呈,如“爱心集市”、“阅读成果展示会”、“故事人物变身秀”等,每年五月即将举行的“端午诗会”也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以诗词朗诵为载体,品味《离骚》的隽永,深悟《橘颂》的醇厚;童声传唱屈原作品,让经典永流传;说一说心中的诗与远方,写一写眼里的盛世中国。
校园里的“求索少年赋”,让学生们学习屈原的求索精神
最是书香能致远如今,如今,绿萝路小学师生在“阅读——悦读——越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持续发力,在沉浸式的阅读空间里系统架构阅读教育,让阅读浸润师生的心灵,让书香成为他们生命里永恒的味道。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