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浠水县关口镇:“四个结合”抓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4-23 08:55:2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一波 陈林)今年以来,浠水县关口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发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四个相结合”入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01坚持督促与指导相结合

从破除村级发展主动意识不强入手,建立领办包保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并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镇级层面建立镇党委书记带头、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国家干部包村的包保领办模式。同时,在全镇开展思想大解放,党委召开2次研讨会,拿出总体思路,制定了《关口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召开片区书记汇报会4次,明确各片区发展重点方向和工作目标;分层分类召开“三个全体”高质量发展大讲堂、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会议15次,带领镇党委班子、部分村“两委”干部先后前往武汉、黄梅、罗田、蕲春等地进行实地学习。

                                                                       02坚持当下与长效相结合

图片

聚焦发展后劲不足,采取“立竿见影+久久为功”,既实现村集体经济当年迅速增收,又确保常态化发展。镇党委制定了《“三资”清理回头看工作工作方案》,整合镇财政等部门力量,对村级“三资”清理情况进行再起底。通过“三资”清理回头看,各村普遍完成了最少1口鱼塘清理,村级年均增收5000元。7大片区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长期发展目标,提出了“六个一”(“一村一策”,74个村分村制定发展规划;“一月一督”,镇党委每月听取片区增收情况汇报;“一季一比”,镇农办会同镇纪委、镇组织办、镇财政所等部门,每季度调取经营性收入数据,评比调度)工作目标和举措。

                                                                       03坚持统筹与分类相结合

图片

针对增收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既提要求,更教方法。围绕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分批达到10万元以上的要求,总结现有经验,明确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项目引进型、资产利用型、建设经营型五大类型。其中,快岭片区华咀村通过资源开发引进“渔光互补”项目,年增收15万;蔡桥片区“六村联合”成立“种田公司”,每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水稻,亩均最低收益300元,年增收6万元以上;胡河片区方庙村引进项目主体—蓝千公司,通过“4433”(发展种植、养殖、生态、水产“四园”和生产加工、产才研发、综合销售、文旅康养“四平台”,实现市场主体拿本金、村级合作社拿股金、村民拿酬金的“三方拿三金”)致富模式分红,村级增收13万,村民酬金收入7.5万元。组织村级观摩学习和推广实践,村级发展方向明、目标清,预计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20万以上和10万至20万的村翻一番,5万至10万的新增不低于35%。

                                                                    04坚持考核与激励相结合

图片

围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在全镇探索建立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三个一”和述职评议内容。制定了集体经济增收考核方案,集体经济发展与镇村干部年终考核、报酬待遇挂钩,对没有完成增收任务,“红旗党支部”、优秀村干部等奖励表扬“一票否决”;对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标的村,按照有关规定,按一定比例给予村干部奖励,并在年终考核中予以加分。

责任编辑:刘志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