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于业成)荆楚大地人杰地灵,造就了拥有着水乡文化的潜江,文化要吐故纳新、融合发展,关键要靠传承者的主动创新。
近年来,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和学校学科特色,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文艺佳作,为潜江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积极推动着潜江文化“走出去”。
扎根荆楚文化 挖掘文化精髓
3月29日,在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实训楼内,该校演艺学院的师生们正在为《章华传说》的巡演认真准备着。该校师生扎根地方特色,以舞蹈形式演绎《章华传说》,再现了战国时期楚国君王的生活细节。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2月24日晚,在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风华楼,舞剧《章华传说》激情首演,曲折的剧情和演员们轻盈的舞姿赢得阵阵掌声。
“根植潜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楚文化、提炼楚舞元素,加入现代的审美观念,通过叙事的手法进行创作,以舞抒情,彰显荆楚文化魅力。”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演艺学院教师王翔表示,这是该校又一舞艺巨作,即是现代艺术与历史传说的深度融合,也是学校教育与本土文化的融汇创新。
据介绍,为找到章华宫元素,国家一级编导、楚天技能名师李金桃教授等人与该院师生多次前往章华台遗址采风,查阅有关楚国楚舞历史文献,历时两年有余,最终完成剧目《章华传说》。
开演以来,《章华传说》荣获观众一致好评。更有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周翔毫不吝啬赞美,该剧选材创意精准,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结构脉络清晰,段落有看点,回到人性生活的本身,回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王翔表示,《章华传说》将于4月底开展武汉首演,后续将进行全国巡演,积极推动潜江文化“走出去”。
传承非遗匠心 探索文化意蕴
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地域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潜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潜江花鼓深受群众喜爱,人人耳熟能详。
临近黄昏,行走于江职校园,一阵悠扬婉转的花鼓戏腔调余音绕梁,这是该院师生正在演练《花鼓情》。
△《花鼓情》剧照
《花鼓情》就是该校以艺术的形式,将花鼓戏呈现在舞台中。一经推出便斩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潜江文化底蕴深厚,为花鼓戏的发展提供了沃壤。”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教授耿同梅介绍,潜江花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在江汉平原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作的剧目、声腔和表演而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瑰宝,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要让潜江文化‘走出去’,不止要立足地方特色,更需依靠学生力。”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徐丽蓉表示,该校积极将“花鼓戏进校园”作为教学课程体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专家为学生讲戏评戏,教师引领学生走进花鼓剧院看戏学戏,让学生逐渐体验观戏、学戏、迷戏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认知和审美素养。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剪纸传承人、皮影戏传承人等入校开设专题课程,将非遗传承扎根至素质教育最前端。
“学校将筹划组建校园舞狮队、舞龙队,开设非遗选修课或公共课,邀请更多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使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廖江涛说。
坚持产教融合 拓宽文化维度
文化“走出去”,不能只依赖单一的艺术推广,更重要的是拓宽推广渠道,多面开花。
在全国,潜江裁缝的名气响彻四海。早在30年前,潜江民间作坊的裁缝师傅练就了“束腰之术”、“一刀剪”、“看体裁衣”等缝纫绝活,孕育了我市服装产业发展的萌芽。如今,10余万潜江裁缝大军活跃于全国,“潜江裁缝”因此成为响彻全国的十大劳务品牌之一,逐渐成为潜江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
△杨倩倩参加首届潜江裁缝节服装职业技能大赛
在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24岁的杨倩倩正仔细研究防护医疗用品的工艺。
毕业于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学院的杨倩倩,是一名新时代的潜江裁缝,工作1年多,便成为了该公司的业务骨干。
近年来,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围绕服装产业,与湖北奥瑟夫、比帆制衣等多家服装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力,采取“现代学徒制”交替式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衔接,让学生毕业后能直达企业,在留住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潜江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作为潜江唯一一所高等院校,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极力推进潜江服装产业、文旅事业发展,让潜江文化发扬光大。”廖江涛介绍,学校着力培育做大文化产业,成立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设立网络运营与直播专业、成立大学生网络创业中心,助力潜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文促旅,文旅“两创”,策划举办首届“龙虾节”文旅活动、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服装品牌,进一步扩大潜江文化品牌影响力。
“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文化资源,纵深推进校企合作、专业行业合作,构建特色非遗教育服务体系,探索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建设与支柱产业发展融合模式,为提振全市文旅市场信心、构建文旅深度融合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程伦嵩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