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红土乡:“初心”不改——恩施州援朝老兵风采录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3-29 14:43:48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方婷 彭绍峰 黄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恩施市红土乡稻池村,有这样一位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用青春书写了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他就是向香桌老人。

走到老人家门口已是傍晚,夕阳余晖洒下,所见即是屋前的一片桃花林,花开正盛,屋后是一片油菜花田,四周成块的耕地井然,无一不在诉说着老人的乡间生活。

保家卫国,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我是17岁入伍,1950年服役暂八团,在恩施训练不到一个月就到武汉学习军事。”向香桌回忆道,在武汉进行军事集训,到抗美援朝出国时,他和众多战士一起递交了申请书,踏上了朝鲜战场。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下车后就只看见军用大卡车一车车地拉人,就这样跨过了鸭绿江,到达了前线。”谈到当时的景象,向香桌直摇头,当时大家一句话都不说,只听得到清点人数的声音和脚步声。

“我就是有干劲,胆子大,做事又比较稳当。”向香桌回忆起当年的自己,捡破鞋子、打赤脚走几百公里到巴东参加志愿军,一腔热血只为国家大义。

“朝鲜人民把我们当弟兄看待。”向香桌在二线战场备战,也肩负保护朝鲜人民群众的责任。美军轰炸机一来,立马组织朝鲜人民群众躲进防空洞,在相处中培养了两国人民深厚的感情。

1952年7月,向香桌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时3个多月,回国后转至原武汉公安总队,任班长兼体育教员,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多次。

如今,那一枚枚勋章,都见证了这位老兵所经历的峥嵘岁月。

回到故乡,投身家乡建设一线

“组织我们周边42家农户一起,筹集了3万多元修路。”退伍后的向香桌也没有闲下来,投身到建设家乡的一线,从小事做起。

“我带头,承担三户的费用,老百姓出50元,我就出150元。”修路工程开始后,向香桌每天都去义务监督工程进度,看路基是否平整,路面高度是不是和设计一样。

“路基有问题我拿尺子量,当场指出来。”向香桌发现路基不平整第一时间找到施工队,经过施工队重新测量后按照标准进行整改。

“多亏了他,我们这条路才能通到家。”稻池村村民董延海喜笑颜开。

向香桌始终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他经常给群众宣讲党的好政策,以自己亲身的战斗经历向年轻一辈传播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村里许多孩子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近年来,向香桌发挥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余热,为家乡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产业发展上,向香桌响应稻池村发展水果产业的号召,第一个拍板,在自己家的地里率先种上李子树,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4亩果树。

2019年,稻池村开发以黄堰塘为中心的稻池景区,向香桌大力宣传号召并积极建言,发挥自己老一辈革命战士的积极作用。

“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老百姓的信念,各位要全力支持村里的工作。”向香桌在稻池村群众会上说道,只有跟着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和绿色产业,才是我们增收致富的出路。

在邻里关系上,邻居王菊元和董银谷家因田界纠纷时常扯皮,向香桌以稻池村的“村规民约”为基础,摆事实讲道理,调解两家矛盾,成功让十多年不往来的两家人解开心结。

“党的政策好,农民脱贫过上了好日子。风风雨雨几十年,我和党的命运连在一起,我要跟党一辈子,信党一辈子。”这是向香桌无悔的人生信念,也是他作为一名老革命战士的风采。抗美援朝证明书

温暖的灯光照在老人珍藏多年泛黄的复员军人证明书上,“三等功一次”。光线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证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责任编辑:刘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