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方李玮、宁垦、李娜、何嘉俐)“当初多方考察,银子村的村干部很支持,老百姓也很朴实,最后我决定在这里发展,现已种植果树300多亩!”春暖花开时节,走进远安县茅坪场镇银子村圣核果园,果农们正在管护桃树。对于当初为何选择落户银子村,果园负责人胡兵道出了实情。
银子村生态环境优良,过去村民多以外出务工和种植食用菌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曾经很薄弱。村党支部一班人商议后,决定通过引进市场主体,推动种养殖产业发展。
“如何让市场主体敢投资、留得住?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村党支部书记张平介绍说,经过多方参观学习、招商引资后,逐步有市场主体落户。为了优化村级营商环境,镇、村联合驻村单位,一是争取群众对村级发展的支持,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统筹做好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2020年,远安县八湾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银子村成立,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两年多来,通过镇、村和远安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帮扶,合作社依托整治后的撂荒地种植牧草150亩,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合作社理事长颜建军介绍,后期计划争取100万贴息贷款,继续扩展养殖规模,力争达到300头的存栏量。
随着一批市场主体相继落地生根,银子村“两委”还主动协调,加大村、银、企对接力度,通过整村授信、政策争取等渠道,解决贷款担保和融资问题,助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远安县恒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帮平说:“目前已投资350万元,发展食用菌50多万袋。有镇、村和远安农商银行的支持,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目前,银子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市场主体,带动3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从零增加到30万元。村里原本闲置的土地“变废为宝”,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接下来,远安县将遵循共同缔造理念,通过优化村级营商环境,吸引、培育和服务市场主体扎根广袤农村,推动林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百花齐放,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