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蔡甸:“小小藜蒿”成就“大产业” 乡村振兴走出新天地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3-26 22:49:47

薛山村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有着种植藜蒿的传统。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做足“蒿”文章。通过政策扶持、改进种植技术、优选藜蒿品种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初春时节,走进侏儒山街道薛山村,逐梦田园藜蒿种植基地里,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股诱人的蒿香。


大棚内,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打包脆嫩的藜蒿,看着大棚里绿油油的蒿杆武汉逐梦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敏喜上眉梢。



“目前我们通过规模化大棚种植技术,对藜蒿生长进行控温,提高藜蒿的品质,同时也让藜蒿有了更长的供应周期。”王敏介绍,通过不断的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优化,现在的藜蒿可以从8月采到次年4月,采收期长达八个月,可以收四茬。经过15年的发展,逐梦田园藜蒿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400亩,亩产量达到6000斤,年产值突破1000万


产业做大了,但是如何才能将“蔡甸藜蒿”品牌打得更响、让产品走得更远?


王敏表示,近几年,通过建造保鲜储存冷库,延长藜蒿保鲜期,成功把藜蒿保鲜外运,打开了市场,让蔡甸藜蒿走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逐梦田园生态合作社的农产品集种植、销售为一体,在加工、收割、打包、保鲜、运输及技术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工。王敏不仅通过蔬菜大棚实现着“致富梦”,还解决了本村50多位留守妇女和村民就业。


随着市场对藜蒿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王敏开始着力于培优藜蒿品种、提升品质,提高藜蒿市场竞争力,推动藜蒿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她表示,未来将以绿色生态为主导,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擦亮“蔡甸藜蒿”品牌,让更多群众依靠“蔡甸藜蒿”鼓起腰包。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尹会凌  涂朵)

责任编辑:方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