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恩施市:“土货”庭院“方寸地”变百姓“增收园”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3-22 16:33:32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黄小艳)初春时节,走进六角亭街道头道水村赖家梁子王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穿梭在各生产线,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经过浸泡、蒸煮、打碎的稻米,被加工成糍粑、粽子等,经装袋、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糍粑、粽子、高粱粑向来是土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也是鄂西南山区的优质农产品名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恩施人,头道水村村民杨光辉抓住了农产品销售商机,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恩施市王妹子食品有限公司,把“土货”送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小庭院蕴藏大文章

恩施市王妹子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六角亭街道头道水村赖家梁子一幢二层民房内,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生产、加工、包装、储存、销售场所一应俱全,以加工糍粑、粽子、高粱粑等农副产品为主。起初,杨光辉两口子自己经营着家庭作坊,每天小产量产出仅供市内小商超及批发市场。

好货迎来回头客,自家的小产量“土货”订单日益增多,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日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2018年,杨光辉以自己老婆的小名“王妹子”成立了公司,因厂址地处规划区内,发展规模受限,只能将家庭庭院改造升级为公司。靠这不起眼的小庭院,杨光辉的王妹子食品有限公司作出大文章,生产的粽子、糍粑等总年销售量达150万斤,年销售额近600万。

庭院里的王妹子食品加工厂

小场地带动大就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看似简单的流水线作业,少不了手脚麻利的工人,随着公司的成立、订单日益增多,稳定的工作队伍变得尤为重要。杨光辉想不用提供住宿是最好的,最佳的选择就是附近的老百姓,于是他挨家挨户做工作,给大家宣传灵活就业,农忙时可以做农活,农闲时可以来做小工,既不耽误家事又能赚外快,大家尝到了甜头,部分已在公司稳定就业。

现如今,公司共有18人,联结农户10余户,精准扶贫期间,杨光辉主动找到头道水村党总支,对接帮扶贫困户就业3人。每年端午节前,需要大量零工洗粽叶、包粽子,他又找到村两委帮忙做宣传,按照2元每斤的价格招聘零时工,最忙的时候生产车间内有50多名员工,“方寸地”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的“增收园”。

工人在加工间整理新加工的糍粑

工人在加工间整理新加工的糍粑

小产品走向大市场

说干就干,马不停蹄。通过不断努力,杨光辉注册的“光辉王妹子”商标品牌很快打入市场。他又算了一笔经济账,由于加工的“土货”主要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要想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销量、拓宽销售渠道,单是自产自销,去除加工、物流等费用,最终收益每斤在0.3元左右,销售量是收入的关键。一个好汉三个帮。杨光辉找到了长期从事电商行业的王荣鑫,经过一番交谈两人一拍即合,由他进行线上产品推介及销售,通过“互联网+”的模式,邀请网络红人直播生产车间加工全过程,“互联网+直播”保证从生产到餐桌的过程全透明,让消费者生产看得见、消费更放心。

目前,他们在拼多多、淘宝有几家直营店,每天通过平台可出单500斤左右,“互联网+电商”实现线上收入月增收万余元。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线下通过订单发往恩施州各县市,在市内与批发市场、商超合作进行销售进一步开拓市场。“我们的产品在拼多多平台多次霸榜,现在北京、上海的朋友们也能吃到恩施的土特产,我感到很骄傲。”杨光辉说道。


责任编辑:刘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